四、操作步骤

四、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扎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其漏气。

小提示

切勿忘记加水,同时加水量不可过少,以防灭菌锅烧干而引起炸裂事故

4.用电炉或天然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出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阈,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0.1 MPa、121.5℃、20 min条件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切断电源或关闭天然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阈,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 h,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小提示

灭菌主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压力。因此锅内冷空气必须全排尽后,才能关上排气阈,以维持所需压力。

小提示

压力一定要降至“0”时,才能打开排气阈,开盖取物,否则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塞子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甚至灼伤操作者。

思考与讨论

1.灭菌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2.黑曲霉的孢子与芽孢杆菌的孢子对热的抗性哪个更强?为什么?

学无止境

消毒(disinfection)与灭菌(sterilization)两者的意义有所不同。消毒一般是指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而灭菌则是指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芽孢和孢子。微生物实验中,需要进行纯培养,不能有任何杂菌污染,因此对所用器材、培养基和工作场所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加热、过滤、照射和使用化学药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