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门庙(祚圣庙)
其庙建置年月无考,当在唐贞观永徽前,又有说唐前建。清乾隆《象山县志》谓唐贞观时建。为县内最早七座寺庙之一。
宋建炎四年(1130),县丞赵举之奏请高宗题“东门庙”名,高宗赵构赐“祚圣庙”额。
清顺治年间,民迁庙废。康熙二十三年(1684)展复后,村人重修。新中国成立初失修,日趋破败。1982年,潘妙青与乡人集资重修。1996年又修葺更新。
庙屹于官基东首山嘴,坐北朝南,倚山面海。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有大殿三间,正中悬挂有“祚圣庙”横额一块,塑立天门都督神像及千手观音大佛各一尊。殿前天井置旗墩一杆,旗墩两侧各有大树一株。杆顶悬吊长明灯一盏,每当夜晚,灯光四射。大殿西侧有生活用房四间。站立庙前台阶,抬头眺望,一派千舟竞谱渔光曲、高楼群立万象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