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关圣殿(关帝庙)
民国《象山县志》载:“一在老东门官基。建造年月未记。”在官基下地场东首,原有一棵大树,其旁有三间庙曰关圣殿,俗称官基小庙。据清乾隆《象山县志》:“明初,都金陵建十四庙,一曰汉前将军寿亭侯庙。”至光绪五年(1879),历代皇帝给关公加封忠义、神武、灵佑、任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大帝等号。旧时关帝庙祀奉历代忠武将士。东门自宋后,历为海防要地,明初为昌国卫,是用武之地,故关圣殿建置应较早。有说宋嘉定年间,东门置寨时建。
按东门旧俗,农历七月三十夜插地香,走四庙,必到关圣殿。正月十四吃糊剌,到四庙拜菩萨,也都去关圣殿祈求太平,保佑孩子聪明。1994年,由乡人募捐修葺。庙朝西南方向,直对下湾门港。庙中有关圣大帝塑像,两旁有土地菩萨神像。现此庙紧靠东门庙东首,两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