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闻人任筱和、任筱孚

1.社会闻人任筱和、任筱孚

任筱和(1876—1944)、任筱孚(1879—1953)兄弟,东门岛人,祖籍宁海亭旁(今三门县境)任家村。父世高早逝,母黄氏,性慈善,课子严。和、孚读书两三年,即命和业渔,孚业商。孚于沈家门等地开设任宝泰行、石浦大皆春国药号(为股东),经营新协元运输船等。兄弟事母至孝,兄爱弟敬,自立成家。凡地方公益善举,不分难易远近,皆视为分内,并无倦容。民国四年(1915),于东门岛门头买山,建造灯塔,以利商渔航行,规模粗具,仅次于北渔山灯塔,为象南胜景之一。清光绪榜眼黄岩喻长霖撰文并书《象山东门岛灯塔记》,勒石塔旁。后蔡元培避难于象山,游东门,题“出其东门,介尔昭明”八字。此后和、孚又募建灯塔于台州磨盘山,舟山菜花山、烈表咀,象山鸡娘山、铜瓦门、三门山等处。民国九年(1920),与纪子庚合资改建五里桥,创建仁义桥,与俞怀白、丁希圣、纪子庚等创建石浦三湾路廊。建亭筑路,修码头、道头等不胜枚举。任氏昆仲于沈家门、石浦等地舍施棺材,不下千余。乡里有难,不吝救济。凡修建、管理灯塔等事宜,皆由筱和主持。有关地方公益善举及向上海海关争取灯油给养、劝募资金等,由筱孚办理,数十年如一日。自奉俭朴,辛勤积蓄,悉付于公益事业。

兄弟同心同德,利人济世,至老不休,诚为难乎其难,时人称“二难”,即难兄难弟。民国三十三年(1944)筱和病故,乡里感其德,于东门天妃宫前塑像纪念。由于战争等因,灯塔大都毁坏,几经修建。迨筱和殁后,孚独立难支,将所有灯塔无条件奉献给国家。

(摘录自象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象山文史资料》第5辑,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