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马叙伦避难东门纪实
1926年冬,广州国民政府委任蔡元培、马叙伦为浙江省政务委员。是时,北伐军挺进湖南,继续北上,浙江军阀孙传芳率军西向江西,妄图阻挠革命军北伐。于是蔡、马二公乘机策动夏超起义。夏超曾任浙江省省长,兼警务处处长。是时,广州国民政府任夏超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夏超计划于当年10月初在杭州发动兵变,因机事不密,起事失败,被孙传芳部将孟昭月所擒,不幸遇难。孙传芳因此命淞沪警备司令宋梅村大举进军浙江镇压,通缉蔡、马二公及其余革命者70余人。
杭州起事失败,蔡、马二公乃谋划到宁波成立浙江省政府。到达宁波当夜,闻孙传芳部段某二旅已向宁波逼近,遂不得不四散避难。时同在宁波的有象山籍人士励乃骥和江山人姜绍谟。励为蔡、马二公之学生,遂劝蔡、马二位先生到象山避难。
1927年1月初,励乃骥和姜绍谟陪同蔡元培、马叙伦二公从宁波乘小火轮到象山白墩码头登岸,步行至县城丹城镇。在丹城住了一夜,听说段某二旅已占领宁波,以居住县城不安全,由励乃骥雇篮舆将蔡、马二公抬至励家乡东溪村。在东溪村住六七天。不料被知事唐世潍获悉,唐声称要到东溪村拜访蔡、马二公。虽唐的拜访不一定有恶意,但在当时形势下还是谨慎小心为上。励乃骥把蔡、马二公带到距东溪10千米的黄公岙同学史文若家小住一两天,觉得还不踏实,想到石浦妹夫纪经谟家。纪经谟父亲纪子庚是石浦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平时乐善好施,慷慨仗义,济人急难,且家中甲第连云,便于隐藏,加海上交通方便,必要时还可从海上转移。
蔡、马二公一到纪家,受纪子庚先生热情接待。纪把二公深藏于颐园内的半洋式建筑“幽草堂”“晚晴轩”中。此宅院三面环河,沿河绿竹成荫,园内花木繁荣,环境幽邃。纪先生竭诚招待,二公安心幽居。
蔡、马二公名望太大,几天后又引起地方人士注目。纪先生为了安全,又引二公到石浦对面东门岛上的灯塔暂避。灯塔主人任筱和、任筱孚昆仲是纪先生挚友。灯塔建于东门岛门头山上,东面大海,登临其上,看潮涨潮落,浪涛澎湃,可涤荡胸怀。塔旁有管理用房7间,并有鱼池、假山,山上奇花异草,四时景色优美。二公居此,纵目骋怀,不觉心旷神怡,忘却一时之忧患。蔡元培先生本善书法,特为东门灯塔题写“出其东门,介尔昭明”八个大字。此墨宝一直用金漆玻璃木框保存,悬挂于灯塔内会客厅墙上多年,可惜在后来的战乱中流失。
后获悉国民革命军收复福州,蔡、马二公急于投奔国民革命军,于1927年1月18日晚,由纪子庚先生雇两艘福建绿眉毛大吊船(大木帆船)从东门门头前往福州。
据岛上老人洪银夫、任青山及任兰卿说,那是冬天,灯塔游客甚少。一天延昌纪家来了好几位客人,其中一位穿长袍、戴眼镜,大家叫他先生,不知他姓名。客人们在灯塔四周游玩了一下。席后其他客人回延昌,那位穿长袍、戴眼镜的先生和另两个人,住宿在灯塔客房间,一直由任筱孚陪同。任筱孚嘱咐点灯塔人江再和,今日有贵客留宿,不能让陌生人进出。第二天一早,任筱孚和客人都不见了。那时任氏昆仲有福建绿眉毛大吊船两艘,一是搞运输,到福建载运南货,二是专为任氏建灯塔接济煤油,称为“灯塔船”。在洋面上,海关船和海盗船均不敢犯,可畅通无阻。任筱和捕过鱼,熟悉水路。蔡、马二公是由两艘灯塔船送往福州,并由任筱和随船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