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埠头
2025年10月13日
4.古埠头
东门岛兀峙一岛,道路为水道所阻,举步需船,无津梁难达彼岸。道路之尽头或路之开头称道头(或称埠头)。欲达彼岸,须舟楫、竹排济渡,称渡口(俗称渡头)。古道头以乱块石筑堤驳坎,使船只与岸相接,便于旅客及货物上下。东门岛于宋置寨,元设司,均备有战船。明初建卫,设有游哨、南哨、北哨三支水兵,有战船118艘。其中游哨战船24艘,常泊东门港,必驻于道头。
相传,东门岛之南岸驻有东边、中央、西边三个道头。明设昌国卫时修道头,铺设长条石,宽二丈八,突堤式,宽阔、平坦、牢固。东边道头为官船、战船泊埠,为当时水兵基地。中央道头为民船、渔船停靠。西边道头(土地庙道头)为舢板摇渡的渡埠,旁有土地庙路廊,为候渡亭,设有路灯。清道光年间整修三个道头,又砌磨石嘴道头为渡埠,旁有圆峰庙做候渡亭。
新中国成立后,西边道头为东堍(东三)村近海张小网专用道头。1975年,在其东首百米处,又砌突岸形乱块石道头一座。1981年原道头西侧被砌造成岸壁式码头,以便机帆船靠埠。中央道头后为东门粮站,船只靠埠装卸及东门农民摆渡去对面山岛的渡埠。东边道头为东门渔村渔船靠埠。1980年,又在其旁砌造岸壁式码头,便于机帆船靠埠,并立大吊杆一座。1976年,东门渔村在里厢大塘前砌突岸形小网乱块石道头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