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一、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早期综合干预的理论依据为发育期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脑可塑性是指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随着学习训练和环境刺激等因素而不断修饰和重组的能力。婴幼儿时期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发挥脑细胞的可塑性和代偿的潜能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予高危儿视、听、触等正性多样化刺激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促进突触发育,改善脑功能,加快脑发育速度,使大脑得到充分发育。在此阶段内如能给予婴幼儿持续适当和良性的刺激,有助于促进脑部结构及功能的发育,对开发大脑潜能,提升智力、体格发育以及社会适应行为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1.大脑发育的阶段性

大脑的发育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个阶段。出生前,胎儿的大脑发育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出生后,大脑有一个持续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婴幼儿期大脑发育特别迅速,出生时脑重量为350g,6个月时为700g,1岁时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出生后的第1年,随着脑重的增加,神经细胞也在不断地增殖,树突发育速度加快,突触的连接不断增多。大脑在2岁前增长速度最快。0~3岁是儿童视听、感知觉、运动和语言发育的黄金时间,尤其1岁以内大脑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强,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2.大脑早期的自身发育

人类大脑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妊娠早期大脑的神经元即开始增殖,大脑皮质开始发育。妊娠中期神经元大量增殖,出生后头几个月神经元在迁移过程中开始分化,树突发育和突触发育。神经元分化包括树突和轴突的形成,神经递质和突触的产生,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和复杂神经细胞的联系。除神经细胞外,还产生胶质细胞,胶质细胞的产生过程包括树突胶质细胞的产生和参与轴突髓鞘形成。过了此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和再生。在此阶段,未成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的能力。同时在出生后早期皮质脊髓束处于精炼过程,并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因此,大脑发育阶段是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的一个敏感时期。

3.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大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的可修饰性和可变性,包含神经元条件性活动、突触可塑性及皮层功能代表区的可塑性。大脑的重组性表现在大脑能以新生的细胞重建神经系统受损部分或替代已经死亡的细胞,使损伤的大脑周围有效地实现改组或重建,从而得到良好的代偿。在新生儿期,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能力,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条件反射的建立、学习训练、行为习惯的养成、经验的积累等都可引起大脑的可塑性变化。婴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未成熟的大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给予丰富的外界环境刺激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形成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促进患儿的脑损伤功能恢复。后天运动皮质区对大脑的发育和运动系统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早期积极的运动干预可激活高危儿的运动皮质,使大脑皮质与其支配的功能区域建立联系,从而促进神经的可塑性。

4.功能训练的代偿作用

高危儿的脑损伤是一种弥散性损伤,损伤主要发生在海马、脑皮层、纹状体、基底节和丘脑,它是有多种生物化学链反应的综合效应。海马体和皮质区对于大脑是很重要的,与学习密切相关,也具有记忆和感觉器官的功能。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能在脑损伤后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和髓鞘的再生,使大脑的代偿能力在可塑性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增加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早期干预可使运动皮层中树突分支增加、视觉皮质增多,改善大脑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变和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并且能够对大脑受损后的各种能力进行改善,比如运动功能、平衡协调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