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人-社会
社会交往是儿童发展时期的重要组合部分,通过早期的社交关系的促进,有利于小儿早期的适应环境,并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儿童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助于融入社会。以儿童早期个人-社会的发育里程碑出发,讲解不同年龄阶段下儿童的早期社会交往促进方式。而在儿童个人-社会发展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1月龄
对于此阶段的小儿,喜爱家长将其抱于怀中,安静状态下注视或一瞥,通过视觉开始辨认妈妈。特别喜欢洗澡。
2.1~2月龄
开始用目光追随移动的人,家长可采用夸张表情逗引小儿的微笑反馈,陪护者对着小儿说话引导其发声回应。
3.2~3月龄
对于喜爱的注视者,用笑或者咕咕声来表达,在此阶段对于陌生人呈友好的表情,家长可以在小儿面前表现情绪的表情,诱发小儿的不同情感以及表达。
4.3~4月龄
对于哭的小儿,家长可以通过讲话来停止小儿哭闹,或用喜爱的表情逗引小儿,分散哭的注意力,并与小儿进行嬉戏玩时,小儿有肢体的反馈信息。
5.4~5月龄
在洗澡后让小儿看镜子,会好奇注视镜子,家长可以采用镜子游戏来吸引小儿。对于正在玩玩具的小儿,家长可尝试将玩具拿走,小儿会出现反抗动作。可在小儿两侧说话或唱歌,让其寻找声音。
6.5~6月龄
开始辨认熟悉和陌生人,对于家长要抱抱的动作小手会有配合的动作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在桌子前要喂食等,让小儿慢慢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其对环境的及时反应能力。
7.6~7月龄
家长可引导小孩对不同的玩具采用不同样的玩法,比如摆弄大杯子、勺子等,并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故意拿走玩具来观察小儿的情绪变化,对于不开心的小儿,可将小饼干等食物放于眼前,平缓不开心的情绪和鼓励小儿自己拿着吃,在获得食物时可观察小儿的表情。
8.7~8月龄
对于此阶段,可以让小儿与别的小孩玩,让他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过程中诱发其主动性,并鼓励其与其他小朋友们有肢体的互动,如握握手等。在日常生活中,让小儿参与各项事务,比如喝水时让其自己也握住自己的杯子等。
9.8~9月龄
小儿好奇心不断加重,自我意识也不断加强,比如带着的帽子会拉下来,家长对于小儿的表现,要表现出惊讶的表情,激励小儿的各类活动。家长可将开口杯等放在小儿手中,鼓励自己喝水等,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要抱小儿的姿势,引导小儿在求抱时伸开双手。
10.9~10月龄
手功能不断精细化,家长可以用小的食物,比如溶豆、小饼干等引导小儿用对指的方式来捏吃,并在成功吃到后鼓励小儿。对于移动能力较好的小儿,可自主取杯子喝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将小儿需要的东西放于安全、可触及的范围内,鼓励小儿自己取物。
11.10~11月龄
家长可与小儿进行镜子游戏,对于镜子中出现的人表示好奇,但会对镜子中的自己笑和玩,家长配合不同的音调来引发小儿的兴趣,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推球等。对与此阶段的小儿,对于陪伴的人会有依赖性,离开时会呈现不愿意。
12.11~12月龄
家长可教小儿一些日常动作,比如再见、欢迎、恭喜等,多引导小儿与别的小朋友一起互动游戏,引发其好奇心。在游戏过程中,对于大一些的玩具也产生兴趣,但家长要注意小儿安全。
13.13~14月龄
对于此阶段的小儿,其模仿能力较强,比如会模仿拍手等,并对于自己的玩具,可进行叠放和取出,家长可在一旁用语言诱导小孩的活动,并对其进行夸奖和鼓励。对于日常生活,比如穿衣服等,家长可用语言来引导小儿配合穿衣的动作,让其学会与家长配合。
14.14~15月龄
家长学会让小儿慢慢独立和完成小事情,比如服从简单的指令-给爸爸/妈妈杯子等,对于自己的杯子,可自己拿着喝水。对于好奇的事务,可引导小儿主动地探索,比如对于扶手、门把的开关等。
15.15~16月龄
小儿开始炫耀自己的东西,对于家长的指示,做出相对应的动作表现,比如会炫耀自己的新鞋子、新玩具等等。家长可尝试让小儿用小勺吃东西,洒出的东西不责怪小儿,亲自指导正确的姿势。
16.16~17月龄
对于此阶段的小儿,家长可采用不会的绘本引导小儿看书,在看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小儿进行身体游戏,可用边说边指的方式来教小儿不同的身体部分,比如:头发、眼睛、鼻子、小脚等。
17.17~19月龄
家长要帮助小儿建立卫生意识,对于脏、湿等情况,要告知其指出,要引导小儿进行日常卫生清洁,并在不断地自主用物过程中,小勺子等的使用熟练度不断地提高。
18.19~20月龄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工具使用会更加的灵活,家长只需将错误的地方指出并帮忙改正,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起到模范作用,对于此阶段的小儿,可以很好地使用小勺子,并用大杯子喝水等。
19.20~22月龄
对于日常的事务,让小儿自己完成,比如开门、关门等等,但要注意安全。对于自己的衣物等,鼓励小儿自己脱去,比如脱袜子和鞋子等,让其不断地独立。对于此阶段的小儿,对于身体部位的认识更强,家长引导下认识多的事务。
20.22~24月龄
家长提供更多的玩具以及游戏,多鼓励小儿与别的小儿一起进行游戏,而对于自己玩的玩具,要鼓励小儿将玩具收回。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参与衣服及帽、鞋的穿和脱等过程。
参考文献
[1]J.C.Pastor Jimeno.Sensationalism and leading scientific journals[J].Archivos de la Sociedad Espaola de Oftalmología (English Ed),2019,94(9).
[2]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in Psychotherapy: A Case Study
[3]李同兴.蒙氏教育理论及方法的概括总结[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82.
[4]Fernandez Maria P.,Pettibone Hannah L.,Bogart Joseph T.,et al.Sites of Circadian Clock NeuronPlasticity Mediate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Entrainment[J].CurrentBiology,2020(prepublish).
[5]Tracy L.Jirikowic,John C.Thorne,Susan A.McLaughlin,Tiffany-Waddington,Adrian K.C.Lee,Susan J.Astley Hemingway.Prevalence and patternsof sensory processing behaviors in a large clinical sample of children with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J].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Disabilities,2020,100.
[6]Banerjee Sreya,Scheirer Walter J,Li Lei.An Extreme Value Theory Modelof Cross-Modal Sensor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Modulation of VertebrateVisual System Functions.[J].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2019,13.
[7]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Children and Youth Using Sensory Integration-Theory and Methodsin School-Based Practic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Therapy Association,2015,69 Suppl 3.
[8]Mahesh M.Karnani,Cornelia Schöne,Edward F.Bracey et al.Role ofspontaneous and sensory orexin network dynamics in rapid locomotioninitiation[J]Progress in Neurobiology,2020,187
[9]Kenneth S.Pechtl,J.Richard Jennings,Mark S.Redfern Optic flow andattention alter locomotion differently in the young and old[J]Gait & Posture,2020,76.
[10]黄悦勤,王玉凤.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在3~6岁儿童中的试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05):14-16.
[11]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刘婧,高凯华,于丹丹.当代医学2019年12月第25卷第36期总第551期.
[12]感觉统合训练对高危早产儿感觉能力及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张山斋.中国疗养医学2020年第29卷第3期.
[13]1岁内婴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策略,张晓艳.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月第32卷第1期.
[14]感觉统合训练对高危儿心理行为发育影响研究,陈书香,李英,李瑞君.中国优生与遗传,2005,03.
[15]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临床研究,高凯华.《中国医学创新》第17卷第21期2020年7月.
[16]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马文丽.临床研究2019年01月第27卷第01期.
[17]感觉统合,吴端文.华杏出版机构.
[18]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方俊明.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赵艳霞.感觉统合训练在早期教育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