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高危儿运动、智力、语言等的全面发展,充分代偿脑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脑损伤的危害,促进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提高高危儿的远期生存质量。
1.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促进营养吸收,另一方面可调节高危儿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改善睡眠质量,促进高危儿体格发育。
2.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儿童的运动发育包括大运动发育及精细动作发育,脑损伤高危儿早期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或者伴有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视听障碍及一些不特定的异常症状。通过早期干预可改善高危儿肌张力,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患儿异常姿势,增强患儿运动能力,扩大患儿活动范围,从而促进患儿运动能力的提高。患儿运动能力提高后,主动性加强,进一步促进肌力及平衡协调能力。同时,患儿粗大运动能力及姿势保持改善后,为精细运动的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早期干预的高危儿,双手拇、食指对指运动、手指分离、手眼协调及双手协调性都得到很大的锻炼,为以后吃饭、穿衣、梳洗、书写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认知水平的影响
3岁以内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1岁是儿童大脑髓鞘化发育最快速的时期。通过早期干预大量感觉输入,各种信息经大脑整合,运动能力提高,扩大患儿的视野,外界刺激增强,均可改善患儿认知水平。同时,精细运动的发育对患儿认知水平的影响也非常关键,高危儿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水平与认知水平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运动能力提升对患儿认知水平也有明确的改善,早期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高危儿的发育并为其后期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交行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对语言发育的影响
一般高危儿语言发育障碍分为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与认知水平密切相关,首先患儿理解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有表达的基础,不同年龄的患儿语言发育具有不同的特点。部分高危儿因认知水平发育迟缓,导致患儿语言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当患儿认知水平提升,患儿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也相应改善。部分高危儿还表现为构音障碍,当患儿口腔周围肌肉肌张力、肌力改善,感觉统合及运动协调能力提升后,患儿发音流畅度及清晰度也能得到很大提升;同时患儿运动能力提高后,体能也有很大改善,发音的模式、气息、音量的大小也明显改善,早期干预对患儿语言发育有重要意义。
5.对社会交流及情绪行为的影响
患儿通过早期干预运动认知水平提高以后,患儿活动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为患儿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机会。患儿能与家人很好的沟通,能与同龄儿童玩耍,能进入幼托机构接受教育学习。通过这些活动患儿能良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情绪,增强患儿自信心,减少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沟通加强后,家长和老师也便于及时发现患儿行为情绪问题,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