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史·小史记.3宰相气派》简介
《少年读史·小史记.3宰相气派》这本书是由.谢冕,解玺璋主编创作的,《少年读史·小史记.3宰相气派》共有102章节
1
前言
人们耳熟能详的“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圯桥三进履”等典故、成语都来源于两千年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据统计,由《史记》中衍生出来的成语...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晏婴 巧言善谏的高手 孤胆的吊客 俭朴的宰相 治理东阿 警觉的猎犬 彗星来袭 慧眼识人 不辱君命 评价 管仲 没有他,也许我们都要去做野人了 射杀...
3
晏婴 巧言善谏的高手
晏子(?—前500)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外交家。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曾多次奉命出使,以能言善辩著称。传世《晏子春秋》一书,...
4
孤胆的吊客
在这种情境下,却突然有个身材矮小、相貌奇丑的人来敲崔杼的门。没等崔杼说话,他的侍从一看那人,便嘲弄地笑道:“您这是前来自杀殉主的吗?” 那人虽说其貌不扬,却也凛...
5
俭朴的宰相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莱地夷维邑人。他一生辅佐了三位君主:齐灵公、庄公、景公。他生活俭朴,智慧多谋,能言善辩,为齐国人所敬重。齐景公时,他做了齐国宰相。 他虽然身居...
6
治理东阿
晏子在生活上清廉持家,清白做人;在朝廷上,也能做到正直无私,担当有为。每逢上朝议政时,如果国君找他谈话,他总能正言规劝;如果不和他说话,他也能持身有礼,恭敬有体...
7
警觉的猎犬
不过俗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人的欲望就像无底的深潭,齐景公在齐国蒸蒸日上之际,也开始享受优裕的宫廷生活赋予一个国王应有的荣耀。 而晏子就像是嗅觉灵敏的警犬,随时...
8
彗星来袭
景公三十二年(前516),一个秋凉的夜晚,一颗彗星划过了齐国的天空,齐国人顿时陷入了恐慌。 齐景公此刻正坐在柏寝[4]的一座观星台上,透过朦胧的夜色,一层薄纱似...
9
慧眼识人
晏子很能够发现人才,推贤举能。齐国的越石父是个很贤能的人,但不巧的是他却因罪被拘,最后沦为奴隶去服役。晏子出使到晋国去,在路上遇到了他。惜才的晏子,不忍心,便解...
10
不辱君命
晏子能言善辩,是个卓越的外交家。又一次,他出使到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他突发奇想,竟然命人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小门洞,特地等待着迎接晏子。 晏子...
11
评价
司马迁说:“晏子以身犯险,趴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大哭,完成对国君死去应尽的礼节才离开,这难道不是‘见义不为无勇’这句话的意思吗?至于他的劝谏,敢于当面顶撞君王,这不...
12
管仲 没有他,也许我们都要去做野人了
管仲,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西北部)人。辅佐齐桓公,推行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办盐铁铸造业,开疆拓土,尊王攘夷,使齐国成...
13
射杀小白
此时的齐国国君是齐襄公,这个人昏庸荒淫,亲小人,远贤臣,好大喜功,连年征战,搞得人民苦不堪言,齐国政局动荡不安。更有甚者,他四月份因为好色竟杀死了鲁国[2]的国...
14
天上掉下的宰相
由于管仲的“得计”而自以为稳坐王位的公子纠,此时还在鲁国做梦呢。齐桓公即刻发兵鲁国,鲁军在乾时[5]阻战,结果被齐军打得大败。身负一箭之仇的齐桓公,自然不会放过...
15
强盛源于改革
管仲做了齐国相国之后,便领导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废除了已经落后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对土地实行赋税。国家...
16
存邢救卫
齐桓公二十四年(前662),山戎[14]攻打燕[15]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却并没有痛快应允,因为此时楚国[16]势力强盛,他害怕自己北上助燕,会给楚国以可...
17
辅佐称霸
北方的隐患一经解除,齐桓公便开始忙着对付南方的楚国。楚国征服了江淮间的各个小国,国土面积急剧膨胀,齐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又侵入中原,攻打郑国。以中原各诸侯国...
18
临终的遗言
葵丘会盟后,管仲和齐桓公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不多久,管仲就不行了。他奄奄一息,已到了生命的尽头。 齐桓公含着泪水,握着行将就木的仲父枯老的手。想起君臣遇合,...
19
评价
后来孔子的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殉主了,但管仲却没有这么做,如此看来,他不能算是仁人吧?” 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没有通过武...
20
苏秦 配六国相印
苏秦(?—前284),战国时纵横家,辩论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青年时,发奋苦读,提出“合众”抗秦的思想,游说东方六国:燕、赵、韩、魏、齐、楚...
21
第一次游说归来
苏秦是东周[2]洛阳[3]人,年轻时曾拜鬼谷子[4]为师,学习纵横之术。学有小成,苏秦便意气风发地出发了。他向西去游说秦王,可一连上了十道奏书,都没有说动秦王。...
22
再次起航
苏秦先去游说周显王[6],结果臣子们认为苏秦就是个书呆子,都瞧不起他,最终周显王没有接纳他。苏秦转而又到了秦国,碰巧秦国刚处死了商鞅[7],正是痛恨说客的时候,...
23
初战告捷之后
可是他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了头,他有更宏大的计划。只见他正穿着华美的衣服,坐着豪华的马车,再次来到了赵国。这次,他打算游说赵国和燕国联盟。 这时,那个不喜欢苏...
24
第二次游说归来
联盟计划成功后,苏秦志得意满,便一路清风,北上向赵王复命,途中经过他的家乡洛阳。此时的苏秦已经今非昔比,他乘坐着豪华的车辇,身边跟随着众多的侍从,远远望去,其气...
25
盟约瓦解
苏秦约定六国联盟之后,风光无限地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秦国再也不敢试图进攻六国,这样的局面维持了十五年之久。 但是,强大凶残的秦...
26
巧舌如簧
正所谓,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正当苏秦完成使命,即将凯旋之时,燕国竟有人诬陷苏秦,说他出卖国家、反复无常,将来一定会带来祸乱。在一片质疑声中,苏秦快...
27
评价
后来,三国时的曹操曾经评价苏秦说:“一个人品德高尚,未必能干实事,反之,一个人能干实事,也未必就品德高尚。陈平[33]难道是个笃行君子吗?苏秦又岂是个忠信之人?...
28
张仪 与苏秦对着干
张仪(?—前310),战国时纵横家,辩论家,魏国贵族后裔。先游说于楚,后入秦,任秦相国。主张采用“连横”策略,即秦国联合东方六个诸侯国中的几个,然后对抗剩下的诸...
29
中了苏秦的计
张仪出山的时候,苏秦已经在纷乱的时局中大展拳脚,他成功地说服了六国,结成了合纵抗秦的联盟,被六国同时封为宰相,一时之间风头无人能比。此时的张仪还是寂寂无名。 一...
30
戏弄楚怀王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秦王派张仪和公子华出兵魏国,攻占了魏国的蒲阳[2]。谁知张仪竟劝说秦惠王把蒲阳还给魏国,还派公子繇(yóu)到魏国去做人质。 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