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评价

司马迁说:“李斯以一介平民的身份,游说诸侯,到了秦国后,趁东方六国有机可乘,辅佐始皇,最终成就帝王之业,他自己也做到了‘三公’的至高尊位,可以说是极受尊崇重用了!李斯虽然知道儒家学说的宗旨,但却不能修明政治,规避君主的过失,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对上阿谀奉承,对下严威酷刑,听信赵高的邪说,废弃嫡子扶苏,立了少子胡亥。等到天下叛乱,诸侯再起,李斯才想到要谏诤,这不是太晚了吗?世俗都认为李斯是因为竭诚效忠,才遭受五刑而被杀害的,考察了事实的真相,我的看法却和世俗截然不同。不然的话,要是依照世俗之见,李斯的功劳岂不是可以和周代的周公旦和召公奭(shì)[23]相比了吗?”

【注释】

[1]在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2]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因为黄帝曾打败过炎帝、蚩尤,故又被说成是兵家的祖师。

[3]官名,掌管顾问参谋事宜。

[4]官名,九卿之一,掌管刑狱。

[5]官名,博士的长官,领导博士教授子弟,国家有大事,负责参政议政。

[6]郡名,郡治洛阳,在今河南洛阳城东北。

[7]郡名,郡治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是历来君王祭祀的场所。

[8]郡名,郡治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南。

[9]在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此地有赵国的离宫。

[10]皇帝印章。

[11]可供人睡卧的车子,装有窗户,关闭温暖,敞开凉爽,所以又叫“温凉车”。

[12]春秋时晋国的骊姬之乱。

[13]春秋时,齐桓公与兄长公子纠的王位之争。

[14]比干、箕子都是商代最后一个国君——昏庸的纣王的大臣。三人皆因进谏而遭受大难。

[15]官名,秦朝九卿之一,掌管宿卫侍从。

[16]二人都是当时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17]在今陕西省临潼市东北,戏亭之西南。

[18]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19]郡名,治所在河南洛阳。

[20]秦国宫殿名,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秦朝时并未完成,秦王宫为项羽所焚毁。

[21]传说关龙逢是夏桀时的贤臣,因为进谏夏桀而被杀害。

[22]伍子胥是吴国贤臣,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杀。

[23]周公姬旦、召公姬奭,都是武王的弟弟,在他们的辅佐之下,周灭掉了商,并达到繁盛,他们被后世臣子视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