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评价

后来孔子的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殉主了,但管仲却没有这么做,如此看来,他不能算是仁人吧?”

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没有通过武力,这些可都是通过管仲的贤能才办到的!他的仁德像这样啊,他的仁德像这样!”

子贡表示异议。

孔子又接着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们到现在还受到他善政的好处。如果没有他,也许我们都要去做披头散发的野人了!难道非得像平庸的人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山沟里上吊自杀,不为人所知,才能称之为‘仁德’吗?”

【注释】

[1]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山东省莒县。

[2]诸侯国名,辖区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国都曲阜,在今山东曲阜市东。

[3]诸侯国名,开始都于今陕西华县,后来东迁于今河南省新郑。

[4]束腰革带上的钩。多用铜制,亦有用铁或玉等制作者。

[5]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南。

[6]诸侯国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

[7]诸侯国名,国都睢阳,在今河南商丘市南。

[8]诸侯国名,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市。

[9]诸侯国名,国都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屡次迁都。

[10]今山东聊城东。

[11]诸侯国名,在今天的今山东省宁阳、肥城一带。

[12]诸侯国名,国都在今河南淇县,后东迁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13]卫国城邑,在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北。

[14]少数民族名,生活在燕山一带。

[15]诸侯国名,国都在蓟县,即今天北京市西南。

[16]诸侯国名,春秋时国都郢,即今湖北江陵西北之纪南城。

[17]河北省卢龙县。

[18]诸侯国名,今河北邢台。

[19]今河南辉县。

[20]今山东滕州市西南。

[21]今河南滑县西南。

[22]诸侯国名,国都在今山东定陶城北。

[23]今山东聊城市西南。

[24]古国名,在今河南许昌市东。

[25]古代的三公之一,周代设置,为辅弼国君之官。

[26]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

[27]在今天河南民权县东北。

[28]齐国的著明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