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地讨债

薛地讨债

于是,孟尝君便召见了冯谖。

“先生,屈居于门下,不知几时了?”

“整整一年了。”

“一向还好吧?”

“劳您惦念,好着呢!”

“先生来到寒舍已经一年了,想必也能觉察到我田文的难处,大家都误以为我有才华,能给大家施展的机会,不嫌弃我,都来投奔我,以至于我门下的食客便有三千多人。可说实在的,我却没能使大家都有个好前景,免却后顾之忧,每每想到此处,我就惭愧啊!”

“您实在是过谦了!”

“可先生,您知道吗?我封地上的那点儿进项,对于这三千多张嘴本就是杯水车薪啊!事出无奈,我就在薛国放了贷,可老天爷偏偏不安好,今年收成不好,别说还钱了,他们连利息也交不出。但我这门下三千多张嘴可不认这个,一天断炊,他们也不干的!”

“是啊,您确实是辛劳了!”

“所以呢,我想烦请先生为我跑一趟薛国,把债都收上来,也好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啊!”

“好的,敢不听命!”

孟尝君没想到他会这么爽快地答应,便有些大喜过望。

于是,冯谖备好马车,整理行装,载着借据,告别了孟尝君,直奔薛国去了。到了薛国,冯谖便召集来那些向孟尝君借款的人,立时就收到了利息钱十万。

事情的进展比想象要顺利得多,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了。

冯谖收到了钱,就像是花自个儿的钱一样,买来了美酒,购来了肥牛,敲锣打鼓,声势浩大,不管能不能还上钱的,他全部招来了。每日杀上一牛,大家好吃好喝,齐会一堂,就在酒酣耳热的时候,冯谖便让大家拿出借据,当面验证,能还上利息的就立个期限,不能还上利息的,他便要回借据,投入火中烧掉。

然后,就见冯谖一脸郑重地说道:“你们以为孟尝君真就是那种向你们放高利贷的人吗?不是这样的!他不过想帮助那些没有本业的贫苦人,想让他们有点儿谋生的资本罢了。他之所以要收点儿利息,只是为了奉养他的门客而已!现在有能力偿还的富人,我跟他们约定了期限,没能力偿还的穷人,我烧了借据。好酒好肉,孟尝君已为你们备好,大家吃好喝好!有这样的好主人,从今以后,我们怎能辜负他呢!”

在座的众人不禁恍然大悟,惊喜得欢呼雀跃,纷纷一再拜谢孟尝君的恩德。

可孟尝君听说冯谖竟然把借据都烧了,气得浑身打战,急忙把冯谖招了回来。冯谖一回来,孟尝君劈头盖脸就是一阵责骂。

“我这边三千门客都快糊不上口了!让先生去收债,先生倒好,债没收上来多少,倒是大方地花钱请起客来了!听说您是又买肥牛,又买酒,最后竟然还把借据也烧了,您到底是安的什么心啊!”

“哈哈哈……安了心确实不假,可老朽这都是为您着想啊!”

“先生要是真为我着想,就不该如此放肆!”

“您实在是错怪我了!不备肥牛美酒,他们怎么肯会聚到一起呢?不聚在一起,我又怎么知道哪些是有钱人,哪些是贫困者呢?有钱的我自然订立期限,让他们偿还,无钱的贫困者,利滚利地往上长,您就是让我守他们十年,日夜催逼,他们也是还不上!您要是逼急了,他们大不了逃走,而您却摊上了一个贪财虐民的坏名声,到头来,这对您有什么好处呢?”

孟尝君本来很生气,但听冯谖句句在理,顿时又觉得惭愧难当。

“哎呀,没想到是我错怪先生了,先生比我田文想得周详多了!刚才言语,多有冒犯,还望先生不要介怀才是。”

后来,秦、楚两国造谣,说孟尝君的名望高过了君主,齐王很担心,就罢免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便回到了封地薛国。一身失意的孟尝君坐在马车上,灰头土脸的,打不起精神。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薛国的老百姓听说孟尝君要回来了,一个个载歌载舞,箪食壶浆,夹道相迎。这对失意中的孟尝君是再好的安慰不过了。

“这些都是冯先生为我做的!”他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