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赵高又忙补充道:“不和丞相商议,恐怕事情还不能成功,我希望能替您前去与丞相商议。”

于是,赵高便找到了丞相李斯。

他试探性地向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他为继承人。诏书还未来得及送,皇帝就去世了,现在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印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让赵高不快的是,李斯听到他这样说,却厉声斥责道:“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这不是做为人臣应当议论的事!”

赵高一时很尴尬,不过短暂的失语过后,他又一脸阴冷地反问道:“您自己估计一下,和蒙恬相比,谁有本事?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

李斯沉默了片刻,说:“这五个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为何这样苛责我呢?”

见李斯严肃的面容稍稍和缓了些,赵高便改换了面孔,诚恳地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奴仆,侥幸因为熟悉狱法文书而进入秦宫,到现在已经管事二十多年了。我还从没有见过一旦被秦王罢免的丞相或有功劳的臣子,能将他的封爵传给下一代的,结果他们都是不免于被杀的下场。您也知道,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刚毅而且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励士人,即位之后一定会用蒙恬担任丞相。很明显,您还想高官厚禄,荣归故里,那是办不到的!”

赵高见李斯沉默不语,顿了顿,便又说道:“我受到陛下的命令,去教公子胡亥学习法律已经好几年了。我从未见过公子做错过什么!他这个人慈悲仁爱,诚实厚道,能轻视钱财而尊重士人,他心里聪明得很,但却不善辞令。他懂得礼贤下士,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我认为可以立他为继承人。希望您能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

听后,李斯不禁怒火中烧,他激愤地叫道:“您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李斯只执行皇帝的遗诏,自己的命运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虑决定的呢?”

赵高吐了一口唾沫,不示弱地反问道:“您不在乎自己的安危吗?安全可以转为危险,危险也可以转为安全,您如果连这些都不认真考虑,你还算个明白人吗?”

李斯苦笑了两声,说道:“我李斯本就是上蔡街巷里的一个小老百姓,承蒙始皇的提拔,让我做了丞相,还封我侯爵,让我的子孙安享荣华。皇帝这么信任我,把关乎国家安危的重任交托给我,我能辜负吗?做臣子的要恪守自己的本分!请您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我李斯也跟着犯罪!”

赵高一脸阴森,冷冷地说道:“聪明的人能够根据时事而预测未来的吉凶。如今天下的权命都握在了胡亥手里,我赵高能猜透他的心思。希望您不要做后悔的事!”

李斯听了这话,不禁有些害怕了,他沉默了良久,才忧虑地说道:“看看历史上,多少宫廷悲剧吧!晋国因为改换太子,导致三代不得安宁[12];齐桓公兄弟争位,结果把他哥哥杀了[13];纣王不听从劝谏,杀了比干,囚禁了箕子,结果国破家亡[14]。前车之鉴啊!难道我李斯今天也重蹈这样的覆辙吗?”

赵高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内外一致,就万无一失!您要是听了我的计策,管保您能高官厚禄,长命百岁,安享富贵。要是您错过了机会,不要说您自己,就是您的子孙后代也会遭殃的!能否转祸为福,就在您如何选择了!”

李斯仰天长叹,两股热泪瞬间夺目而出,哽咽地说道:“哎呀!乱世啊!独独被我赶上了这样的乱世啊!既然我不能以死尽忠,我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最终,李斯听从了赵高。

赵高心满意足,他不禁有些自豪地向胡亥禀告道:“我是奉了太子您的命令去通知丞相的,李斯他怎敢不服从命令呢!”

于是,胡亥、赵高和李斯串通一气,暗下谋划。他们对外谎称丞相受了秦始皇的命令,立胡亥为太子。

紧接着,他们又伪造了一份赐给长子扶苏的诏书,诏书上说:“朕巡视天下,祈祷祭祀各地名山的神灵以求长寿。可是,大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率领几十万军队驻守在边疆,已经十几年了,既不能向前进军,士兵伤亡又很多,没有立下半点儿功劳,反而多次上书直言诽谤朕的所作所为。扶苏作为人子而不孝顺,赐剑责令自尽!将军蒙恬与扶苏一起驻兵在外,却不能匡正他的过失,必然也知道扶苏的阴谋,作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死,并将军队交给副将王离!”

诏书封好后,盖上皇帝的印章,胡亥便派遣自己的门客冒充使者,拿着这封诏书去上郡见大公子扶苏。

使者到了,便拿出诏书宣读。扶苏听后,号啕大哭,进入内室,便要拔剑自杀。

蒙恬慌忙挡住,急切地说道:“皇帝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来了一个使者,便要您立刻自杀,怎能知道这其中没有欺诈呢?希望您再请示一下,确认是皇帝的命令了再死也不晚啊!”

这时候,使者几次三番催促扶苏立刻自杀。扶苏为人实诚仁爱,他绝望地对蒙恬说:“父亲要让儿子死,还请示什么!”

说完,便自杀而死了。

蒙恬不肯自杀,使者立刻把他交付给了法吏,关押在阳周。使者回来汇报情况,胡亥、李斯、赵高听到扶苏已自杀,都欣喜若狂。

到了咸阳后,他们便发布了秦始皇的丧事。太子胡亥即刻自立为二世皇帝。赵高被委任为郎中令[15],常在宫中服侍皇帝,掌握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