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如簧

巧舌如簧

正所谓,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正当苏秦完成使命,即将凯旋之时,燕国竟有人诬陷苏秦,说他出卖国家、反复无常,将来一定会带来祸乱。在一片质疑声中,苏秦快马加鞭地赶回了燕国,然而燕王却不再给他官职。

苏秦见到燕易王,向他辩解道:“以前我苏秦不过是东周国里一个籍籍无名的平头百姓,不曾有过半点儿功劳,是陛下隆恩,一跃而使我成为堂上客,朝中臣。此次出使齐国,我为大王退去齐军,并拿回被占据的十座城,大王理应对我更加亲近才是。可我回来,不仅未有封赏,而且还被罢了官,莫非有谁在大王面前诋毁我苏秦吧?”

这一问,燕易王倒慌了神,嗫嚅着不知说什么好。

“况且我若真的不忠信,也是大王的福报了!”

“此话怎讲呢?”

“大王知道忠信与进取之间的不同吗?”

“还请先生指教。”

“忠信是为了自己的道德名声,进取则是为了国家的福祉!我出使齐国,难道不是为了我们燕国的福祉而欺骗齐王的吗?有人可以说我不忠信,但我是为了国家能有所进取!我抛弃东周的老母亲不去赡养,落下不孝的骂名,四处奔走,难道不是为了大王的国土能长治久安吗?”

“先生所言甚是!”燕易王红着脸说。

“假若有人能像曾参[30]一样孝顺,伯夷[31]一样廉洁,尾声[32]一样忠信,让这三种人来侍奉大王,大王以为如何呢?”

“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如果一人像曾参一样孝顺,他又怎么舍得抛下自己的母亲,而来到身处危境的燕国来侍奉您呢?如果他像伯夷一样廉洁,他连孤竹国的国王之位都不要,又怎肯为了燕国的十座城池而不远千里到齐国游说齐王呢?如果他像尾生一样,和女子约会,为了保全忠信的名声,大水淹来,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您怎么能指望他为了燕国而去欺骗齐国呢?”

“呵呵呵……”燕易王尴尬地笑了笑。

“因此,可以说我是因为忠信才得罪了那些在上位的人啊!”苏秦大义凛然地说道。

“你本来就是因为不忠信才得罪了人,现在怎么反说自己是因为忠信才得罪人的呢?”

燕易王很是纳闷。

“话不是这么说的!我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去远方做官,他的妻子竟然和人通奸了。她丈夫将要回来,那个奸夫便很忧虑。这时,妻子说:‘不要忧虑,我已经备好毒酒等着他了。’过了三天,她的丈夫果然回来了,这妻子便派妾端着毒酒给这丈夫喝。这个妾想要告诉丈夫酒中有毒,却害怕自己会被女主人赶出去,但不说出来丈夫就会被毒死。不知所措之际,她便假装跌了一跤,把酒全洒了。不知真相的丈夫大怒,将她鞭打了五十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妾跌跤打洒了毒酒的举措,不仅保全了丈夫,也保全了妻子。但她却不免要受到鞭打。您怎么能说忠信不会得罪人呢?我苏秦的罪过正与那个妾一样呢!”

“哈哈哈……先生不要忧虑了,寡人立刻恢复您的官位。”燕易王被苏秦的话逗乐了。

从此,燕王越发优厚地对待苏秦,对他十分信任,无论发生什么事,他对苏秦的忠心都不怀疑。

紧接着,便发生了开篇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