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举荐
刘邦平叛黥布之后,带兵返回都城,半路上有几千人争相拦车,状告相国利用职权强行压价购买百姓的田地和房屋。刘邦笑眯眯地答应百姓,一定替他们讨回公道。等刘邦回到宫殿,萧何急忙前来拜见。
一见到萧何,刘邦就笑着说:“现在相国学会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了!”
萧何低头不语。
刘邦见萧相国一言不发,十分得意,便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把收到的状书塞到他手里,说道:“你自己想办法向百姓谢罪吧!”
萧何看刘邦没有真正怪罪他,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过了不久,萧何入宫为民请命,他对刘邦说:“陛下,您也了解,长安周围可耕种的土地不是很富裕。而上林苑[17]中却有许多肥沃的土地,荒草丛生,没有得到利用。希望您能让百姓进去种地,最后让百姓只收割粮食,秸秆则留给牲畜做饲料。”
刘邦听完,十分生气,拍着桌子骂萧何说:“相国竟敢收受商人的贿赂,替他们来侵夺我的上林苑!”
萧何听着刘邦的指责非常纳闷,还没弄明白刘邦为何生气,就被刘邦身边的廷尉[18]戴上刑具押送进了大牢。
过了几天,轮到一位姓王的卫尉[19]侍候刘邦,这位卫尉竟大着胆子走到前面问刘邦:“陛下,敢问相国犯了什么罪,您用这么严厉的手段对待他?”
出乎寻常的是,刘邦没有责怪他的冒犯,而是回答说:“我听说李斯当秦朝的相国时,总是把好的事情归到皇帝身上,而把不好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以此来保全皇帝的名声和威望。现在相国收受商人的贿赂,为他们请命谋夺我的上林苑,这难道不是他自己想在百姓之间落个好名声吗?所以我才治他的罪。”
这王卫尉则说:“向皇上请命对百姓有利的事,本来就是宰相分内的事。陛下又为何怀疑相国收人贿赂呢!当年陛下和楚王[20]连年征战的时候,近年陛下带兵平叛陈豨[21]、黥布的时候,都是相国镇守在关中,如果当时关中有变,则现在的天下就不是陛下您的了!那时候相国尚且没有贪图利益,现在又怎么会在乎商人那几个贿赂的钱呢!另外,您拿秦朝的皇帝举例,难道您忘了秦朝正是因为皇帝听不进臣子诤谏自己的过错而亡的吗?李斯将皇帝的过错揽到自己身上,这又有什么效仿的意义呢!陛下,您不该把相国看得这么浅薄呀!”
听完,刘邦虽然很不高兴,但他觉得卫尉说的是对的,便答应把萧何放出来。
这一天晚些时候,萧何终于从大牢里出来。这时的萧何年岁已老,但仍然是恭敬谨慎的做派,他光着脚入朝谢罪。
刘邦不领情,悻悻地说:“相国,快别这样!您为民请命被我拒绝,我才是夏桀[22]、商纣一样的君主,您是一代贤相。我把您关进大牢,是让百姓都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听后诚惶诚恐,此后他行事便愈加小心谨慎。
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萧何继续辅佐刘邦的儿子——汉惠帝。
后来萧何病重之际,皇上亲自到他身边探望,并问他:“您百岁之后,有谁可以代替您呢?”
“最了解众臣的,还是皇上您啊!”
汉惠帝想了一下,说:“曹参可以吗?”
萧何点点头:“陛下得到曹参的辅佐,我也可以放心了!”
萧何买下的田地都是偏僻的地方,家里的房子都没有院墙。
他说:“如果我的后代是贤能之人,将会像我一样节俭;如果是不贤之人,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侵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