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

碣滩茶新开茶园要求:平地和坡度在10°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0°以上时,建筑内倾,梯宽度不小于1.8米的梯级园地。开垦深度要在50厘米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

种苗要求

品种为碣滩一号、碣滩群体品种以及适制碣滩茶的良种。大叶种茶苗高为25厘米左右,直径为0.25厘米左右;中、小叶种茶苗高为20厘米左右,直径为0.20厘米左右。

栽植方法

采用单行条列或双行条列栽植方式种植。每公顷种植株数:大叶种单行双株≤45000株,中、小叶种双行双株≤67500株。种植前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将每100根小把蔸部整齐,然后从根颈部向顶部量20厘米高,将高出部分用刀或水平剪剪掉,再运到基地去栽。栽前根部要蘸泥浆,泥浆中加放生根粉。栽植时要注意四点:一是要将土整细一点。二要深栽一点(将苗的1/3栽入土中)。三要将回填土锤紧一点(栽后用手提苗要提不起来)。四要多浇一点定根水(指有水源条件的地方)。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适宜的矿物源肥料为主,施入的底肥与土混合层厚度在30~40厘米,上覆心土层厚约20厘米。种植茶苗根颈部埋入地下3~4厘米,根系距底肥层10厘米左右。

茶园生态建设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应种茶的空地一般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阴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茶园中提倡栽植苦楝树或其他宜栽花木、果树。

茶园水利建设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茶园土壤管理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一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用作覆盖的茅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每年进行一到两次浅耕,3~5年对茶园土壤进行一次深耕。压绿填埋山青、农家肥、饼肥、茶叶专用有机肥等有机肥改良土壤。

茶树定型修剪,培养树冠

幼龄茶园需进行3次定型修剪,以培养骨干枝,培育较大树冠,为以后丰产打下基础。一般一年一次根据树龄进行定型修剪,修剪时间为每年惊蛰至春分之间。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达到二足龄时或一足龄苗全园75%以上达到茎粗0.3厘米、苗高30厘米、有1~2个分枝以上时进行,茶苗定高20~25厘米,二、三次修剪在上年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厘米定剪,经过3次定型剪,茶树留高55厘米,形成基本骨架。

茶园施肥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冬开沟深施,施肥深度30厘米以上。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前经沤制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饼肥或茶叶专用有机肥3~4吨或农家有机肥15吨以上。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每年施用2次,施用比例为6∶4,追肥以无机氮素化肥或茶树专用肥为主,在茶季开采前15~20天开沟(穴)深10~12厘米施入,追肥施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2龄生幼龄茶树年施用氮肥10~12公斤,2~3龄生年施用氮肥15~20公斤,3~4龄生年施用氮肥25~30公斤;投产茶园按上年鲜叶采收量定肥,每100公斤鲜叶施用氮肥4~5公斤;追肥施入后及时盖土。

植物检疫

从外地引种运苗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所在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类随种苗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