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寿诞
生日在古代有很多种说法,如生辰、诞日、降诞日、寿辰、寿诞、寿旦、华诞、初度,女孩的生日又叫芳诞。这些代表生日的词汇有些今天还在用,有些则基本不用了。在唐代以前,人们没有给人做生日的习惯,那时所说的祝寿和后来所说的不是一回事,祝寿只是祝愿身体健康长寿的祝酒词,哪天都就可以说。从唐代开始,有了给皇帝和皇室成员过生日的惯例,逐渐影响了民间的风气,祝寿的内涵就发生变化了。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生日越来越受到重视,形成了相关的礼仪。
新疆吐鲁番出土鸠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说南北朝时期,梁孝元帝年少的时候,每当过生日就吃素念经,但他死了以后,就没有人这样做了。从《能改斋漫录》来看,梁元帝萧绎尽管记住了自己的生日,并比平日的饮食行为有所不同,但他年长之后就不这样做了,而且他的行为后继无人,可见这时人们还不重视生日。人们有意识地庆祝生日是在唐代,《唐会要》卷二十九载唐睿宗李旦在景云二年十一月颁布诏书,明令太子和诸王、公主各类节日的贺礼都要禁止,只有“降诞日”和端午可以随意,但不许大兴土木,建造宫室,或者制作一些贵重的首饰、器物,只能送一些衣裳,而且其他亲属和大臣不许献生日贺礼。从这个禁令看,此前皇子和公主过生日的时候已经有亲属和百官献贺礼,因为献的礼物越来越重,所以皇帝下诏禁止和限制。到了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即位的时候,国力强盛,这时皇帝的观念就不太一样了。皇帝的生日不但过得很奢华,而且开天辟地,成为了普天同庆的节日。《旧唐书》卷八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唐玄宗过生日,在花萼楼下宴请大臣,大臣们早就领会了玄宗的心思,商议好一起上表,建议把唐玄宗的生日为千秋节。过节的时候,王公以下的大臣要献上铜镜和承露盘。献铜镜是恭贺政治清明的意思,承露盘的源远比较久远。汉武帝曾经建造了一个二十丈高的铜人,铜人手里拿着承露盘,汉武帝就用盘中的露水搅拌玉屑来喝,据说这样可以延年益寿,所以献承露盘是祝愿玄宗长寿。当天天下的各州郡都举行宴乐活动,休假三天,民间百姓也相互道贺。到了天宝七年,千秋节改名为天长节。唐肃宗趁安史之乱,逼玄宗禅位给他之后,也接受大臣的建议,定自己的生日为天平地成节,后来代宗、德宗、顺宗即位,没有设定专门节日,但到了生日那天,还是有些仪式,休假一到三天。之后的唐代皇帝基本都把自己生日确定为节日了,如宣宗为寿昌节武宗、庆阳节,懿宗为延庆节,僖宗为应天节,哀帝为乾和节。唐代以后就形成了传统,如后梁末帝定自己生日为明圣节,后唐明宗为应圣节,宋真宗为寿圣节,宋徽宗为天宁节,宋高宗为天申节,甚至少数民族皇帝也接受了这种传统,如辽太宗的生日为天授节,金世宗为万春节,清代皇太后生日都成为圣寿节,皇帝生日为万寿节,皇后生日为千秋节。
唐玄宗的生日尽管已经定为节日,但过得比较简单,主要是饮酒放假,后来的皇帝就不这样了,形式和内容都丰富起来。北宋叶寘《爱日斋丛钞》卷五记载,唐代宗大历元年过生日,诸道节度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这是皇帝接受寿礼的开端。唐德宗过生日的时候召佛家、道家的法师和儒官在麟德殿讲论,也开了斋会的先例。穆宗长庆元年过生日,诏百官和命妇在光顺门进名参贺,这是接受进名受贺的开始。唐文宗开成二年下诏,自己的生日宴会一律用素食,这是皇帝过生日禁屠宰的最早先例。自此皇帝过生日大致形成了这样的几道程序,接受百官的拜贺和献礼,听儒释道三家的讲论,和大臣一起宴饮。
唐千秋镜,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从历史记载来看,皇帝过生日还可以随着个人的喜好而选择活动。唐代宗崇信佛教和道教,他过生日的时候,经常到寺庙里去,主持僧道之徒的出家仪式,大历四年曾经率领百官在章敬寺修斋,行香。大历六年,在资圣寺赏赐众僧饭食。大历八年在资圣寺赐给一千名僧人斋饭,当天度二百多僧尼皈依佛门。唐宣宗也敬佛,明代陶宗仪《说郛》卷四十六下说他过生日的时候曾在宫中结彩为寺,赐升朝官以下锦袍,李可及曾经训练几百人作四方菩萨蛮队,为他庆祝。明成祖朱棣因为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他的军队攻入都城的时候,宫中着火,据说建文帝就烧死在大火中。因此朱棣当了皇帝以后经常心绪不稳,加上他母亲的影响,朱棣深深地迷信佛教,他在过生日的时候就去寺里祷告。永乐五年四月十七日,是朱棣的生日万寿节,朱棣提前一天到了灵谷寺观看向日塔的塔影,然后默默地祈祷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如果吉庆福祥,请塔影再现。”第二天果然应验了,出现“塔影二,一照壁,一映地”。不过这种神异的事情大多是附会之谈。相反,唐文宗就不喜欢宗教信仰,庆成节上,僧徒道士按照惯例在麟德殿上讲论,第二天文宗对宰相说:“生日设斋会的事情早就有了,不能一下子就把它撤销,但是我只听儒臣进殿讲论,僧人和道士的我就都不听了。”此外有些皇帝的生日过得很有意思,唐中宗好文采,到了过生日那天,他就在内庭设宴,和学士们联句“柏梁体”诗。金世宗是女真族的皇帝,天生和音乐有不解之缘。大定二十八年万春节,他在庆和殿受群臣的朝拜,回来以后在神龙殿和诸王公主畅饮,兄弟和子女们相继来敬酒,世宗非常高兴,竟然亲自谱了一首曲子,还用本族语言唱了起来,皇太孙等人和之,快乐至极。
唐代的贵族妇女和官吏也庆祝生日。天宝十四年六月一日,杨贵妃过生日,唐玄宗在华清宫长生殿演奏了新曲子,正好这时南海新进茘枝,所以把曲子定名为茘枝香。天宝十年正月安禄山过生日,唐玄宗曾赐给他衣服、玩器和酒馔。受此影响,到了宋元明清时期,过生日举行庆祝活动就形成风气了,而且有越来越奢侈的趋势。中下层文人的经济条件一般,而且他们也以清高自许,所以做生日相对简约,如明代贺复征《云社约》规定:“社友逢初度,诸友各具小分送主人。主人期以日,食俱减半,务益简素,乡居远者不必与。”但是富人之间过生日,送贺礼不能讲究节俭,否则会被认为失礼。《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说乔大户家的女儿过生日,这女孩儿曾和西门庆夭折的儿子官哥儿定过亲,所以吴月娘送了一份礼:“两只烧鹅,一副豕蹄,四只鲜鸡,两只熏鸭,一盘寿面,一套妆花段子衣服,两方绡金汗巾,一盒花翠。”虽然没有金银,但是这些礼物对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已经不轻了。至于那些把持朝政的权贵过生日,送礼的人会络绎不绝,而且足够厚重。《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就写西门庆亲自进京去给权奸蔡京送寿礼,竟然有二十扛金银段匹,而“那日满朝文武官员来庆贺的,各各请酒。自次日分作三停:第一日是皇亲内相;第二日是尚书显要衙门官员;第三日是内外大小等职”。接待的人分作三等,酒席一连办了四天,可见奢华之至。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桧过生日,四方的官员都来送贺礼。不过这些人送礼其实都是为了拉拢关系,以便获得利益。在《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西门庆就给蔡京送过一份厚厚的寿礼,这一次不是他亲自送的,是他的大舅子吴典恩和仆人来保送去的,蔡京非常高兴,马上给了西门庆一个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的肥差,这礼真是没白送。
如果抛开令人作呕的功利,古人的生日怎么过呢?我们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为例:
因王夫人不在家,也不曾象往年闹热。只有张道士送了四样礼,换的寄名符儿;还有几处僧尼庙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儿,并寿星纸马疏头,并本命星官值年太岁周年换的锁儿。家中常走的女先儿来上寿。王子腾那边,仍是一套衣服、一双鞋袜,一百寿桃,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薛姨娘处减一等。其余家中人,尤氏仍是一双鞋袜;凤姐儿是一个宫制四面和合荷包,里面装一个寿星,一件波斯国所制玩器。各庙中遣人去放堂舍钱……姐妹中皆随便,或有一扇的,或有一字的,或有一画的,或有一诗的。
可知年轻贵族过生日,僧道所送的都是能保佑平安长寿的东西。舅舅送衣服、鞋袜、寿桃和寿面,这是固定的礼俗,姨妈送的相同,只是少了一些。同辈已婚的人送鞋袜、荷包、玩具等,年少的同辈可以随意。因为贾政比较清正,《红楼梦》中交代的除了亲人和仆人,没有外人送礼,不然也是避免不了的。
过生日这天除了收礼物,还有一套礼仪程序要走。
这日宝玉清晨起来,梳洗已毕,冠带出来。至前厅院中,已有李贵等四五个人在那里设下天地香烛,宝玉炷了香。行毕礼,奠茶焚纸后,便至宁府中宗祠祖先堂两处行毕礼,出至月台上,又朝上遥拜过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一顺到尤氏上房,行过礼……小丫头夹着毡子,从李氏起,一一挨着,长的房中到过。复出二门,至李、赵、张、王四个奶妈家让了一回,方进来。虽众人要行礼,也不曾受。回至房中,袭人等只都来说一声就是了。王夫人有言,不令年轻人受礼,恐折了福寿。故皆不磕头。
可知男子过生日,要穿戴整齐,在前厅拜天地,上香,献茶烧纸,然后去祠堂祭拜祖先,再按次序拜长辈,甚至奶妈家也要去拜,最后回到自己房中,接受仆人们的拜贺。从王夫人的话来看,贾家小孩子过生日比较保守,而且讲忌讳。下人给主人拜寿,行礼的经过《红楼梦》中也有描写:“平儿便福下去,宝玉作揖不迭。平儿便跪下去,宝玉也忙还跪下,袭人连忙搀起来。又下了一福,宝玉又还了一揖。”可知女仆要先行一个万福,然后行跪拜礼,再行一个万福礼,因为平儿是贾琏的妾,和宝玉平辈,所以还礼对等。
唐人过生日吃汤饼,明清时期流行吃面,面条比较长,取长寿之喻。《红楼梦》中写贾宝玉在房中歇息时,一群丫头就笑着进来说:“拜寿的挤破了门了,快拿面来我们吃。”“薛蝌又送了巾扇香帛四色寿礼与宝玉,宝玉于是过去陪他吃面。”
按照常理,给年轻人庆祝只称做个生日,而给年过五十的人庆贺生日才称为“做寿”,上了年纪的人过生日不能像小孩子那么随便,特别是六十、七十、八十整岁生日,尤为隆重。《国朝宫史》卷十八载乾隆时期每年皇太后的寿礼标准是“银一万两、大号小珍珠三百串、小珍珠三百串、大号小珊珊珠三百串、小珊瑚珠三百串、上用缎纱等六十三疋、满地风云龙缎一疋”,另有其他缎纱三十八类一百三十多疋。到了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乾隆皇帝在年例外,还日日恭进“九九”寿礼,“九九”就是各类礼物的总数都是九的倍数,自二十一日起,共进献五天。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七十大寿,在年例外,又进献“九九”寿礼,自十六日起,共进献十一天,清单上的礼物多达六七百种,数千件。《红楼梦》中贾母的八十寿辰庆典也是前后进行了八天。因为年长者更期盼长寿,所以届时要送寿桃、寿酒、百寿图等,如乾隆皇帝献给皇太后的生日礼物中就有御笔万寿颂缂丝围屏一架,瑶池星彩玉寿星一尊,绥山福永象牙蟠桃大盆景一件,九节延年如意一柄,御笔瑶光炳彩寿星一轴。而明清时期因为戏曲发达,富人做寿时都会请几台大戏,一些热闹曲目《瑶池会八仙庆寿》、《众天仙庆手长生会》等特别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