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刺激
刺激是舆情产生的源动力。刺激可以分为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其中内部刺激主要是针对舆情信息的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私密环境而言,即舆情信息消费者或生产者所接收的信息与其固化信息的冲突激荡而形成。外部刺激的一般表现形式——事件,即因事件而产生刺激,因此可以说事件是舆情源。下文中,刺激和事件两种都会用到,其表意相同,不再特别交代。
与上文环境类似,事件可以分为物理事件和虚拟事件。物理事件是真实物理社会中所发生的事件;虚拟事件则非物理空间中的事件,往往来自虚构。例如网络中的虚构事件、电影中的虚构事件、书籍作品中的虚构事件等。特别地,有些事件的真伪无法确认,并且事件的真伪也不重要,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个动力十足的刺激源。
示例: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2009年7月16日,一名网友在百度的魔兽世界贴吧发表的一篇标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内容为“RT(如题)”的帖子,具体可以参见网址https://tieba.baidu.com/p/6195676507?red_tag=2097875313。
短短几个小时后,该帖子即吸引了数十万网友的关注或回复,并迅速引发了运营方的管控。随后几天时间内该帖的内容迅速出圈,成为网络流行语,贾君鹏也成为整个互联网的狂欢恶搞对象,甚至不少“贾君鹏”式的广告语、商品、公益活动也出现在网络上,至今网络中仍然散落着不少相关的图文资料。时至今日,在绝大多数回帖已被删除的情况下,贴吧上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回帖,并仍然会不时的被网友回复。
“贾君鹏”事件的真假已不可辨,虽然有不少网友对贾君鹏真人的存在性等好奇,但是整体上,这一事件在演化的过程中,网民并没有将关注重点放在事件真伪上。从该事件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刺激对于舆情演化的驱动作用。当然,也有不少专家表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网友内心的空虚,一个看似普通的小刺激,在其私密环境(魔兽游戏贴吧)中激起了一个极大的涟漪,最终形成一种现象并出圈,对更广泛的人群(社会各阶层)形成了刺激。
刺激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当环境发生变化,可能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同一个刺激”,其实便不再是同一个刺激。音乐人伍洲彤说过:“其实每一首歌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当你唱完一遍,这个生命就结束了。当你再去唱它的时候,是赋予了这首歌一个新的生命。”一首歌视为一个刺激,同一首唱两次,得到的是两个刺激,而不是一个。这是因为环境变了,至少时空要素就不会完全等同。
根据事件的表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事件是分粒度的,并具有多样化的呈现表达。即对于同一个客观存在或者虚拟的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或层次,提取的要素往往不同。因此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呈现下,可以被冠以不同的名称。
例如,假如某村的张三、李四斗殴,最终演变为两者所在的团体冲突。针对这一事件,可以描述为“张三李四斗殴事件”,也可以描述为“某村冲突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