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案例分析
该案例既是“3.3论坛网页正文抽取研究”论坛抽取分析的应用演示,也是本章网络和内容分析的应用演示。
论坛作为互联网发展阶段Web 2.0的典型产物,曾经在互联网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即使到了如今被微信、微博统治中国互联网的时代,大批论坛已走向没落甚至关闭,仍有不少论坛存活于互联网上,且部分论坛仍然具有极强的用户黏性,吸引大量的网民生活在这个虚拟的社区之中,例如全国知名的天涯论坛、猫扑论坛、搜狐论坛、凤凰论坛、网易论坛、凯迪社区、强国论坛、百度贴吧、铁血社区等,这些论坛每天都有各种吸引眼球的爆料或者火热的话题来吸引众多网民的关注。
温州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良的公共通信基础设施,这为温州的网络发展奠定了最为基本的保障。温州的网络普及程度高,网民数量庞大,这些都为温州民间网络媒体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在Web 2.0时代,温州较早地出现了第一批论坛,如温网论坛、柒零叁论坛等。同时由于这些早期论坛在某些方面的标杆示范作用,使得各地论坛呈二分化的趋势,即官办和民办。一方面,温州由于其多方面的特殊性,吸引着全国各地人群的关注。在这种关注过程中,温州民间网络媒体起到了一种“对外口岸”的作用:它们既可以将温州希望广而告之的“好事”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同时它们也可以将大家希望销声匿迹的“坏事”扩散至互联网和现实社会空间的每个角落。应该说,各地的管理方正是认识到论坛的这种“传喜事阻家丑”特性在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有益于政府机构的作用,于是采取要么自办论坛、要么收编或管控民间论坛,或者两者同时实施的方法。另一方面,民间则认识到了论坛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的优势,便要么单枪匹马开办论坛,要么招兵买马组建正规公司运营论坛。这最终引发了曾经整个互联网世界的论坛热,很多社区、市、县都有自己的官办和民办论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微博、微信大行其道,论坛、博客受到巨大冲击。那么,温州地区的论坛生存现状如何?目前仍然活跃的论坛或版块究竟在讨论着什么?是哪些人仍然活跃于论坛中?论坛是虚拟的社会,是真实社会的一种侧面写照,论坛发帖即代表着发帖人的某种心声、态度或观念,能否从这些论坛内容的深入分析中挖掘出一些有趣的结论呢?本节将利用网络数据采集技术及网络舆情的分析方法,探寻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节以温州地区的论坛为例。通过对温州区域论坛的多个指标进行长达半年的监测,以这些指标分析温州论坛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典型论坛版块的内容深入分析,探究温州活跃论坛中的活跃者和活跃话题,并从这个虚拟社会中去挖掘温州网民的多个方面。
本次采集通过自行开发的软件进行。由于大部分论坛不太景气,因此将最终分析时间段确定于: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对于停止运营论坛或者不太稳定的论坛,正文中不再提及,也不再对其进行分析。
对本次论坛的内容分析,主要以最为吸引眼球的柒零叁论坛的散讲温州为重点对象,爬取的数据时间范围为2006—2015年。由于论坛早期数据已不再呈现或已存档,故早期数据偏少,另外由于内容爬取程序较早即停止,故2015年数据较少。内容分析的主体数据为2012—2013年这两年的数据,共计424964条,涉及帖子主题数共计29941个,涉及发帖者共计36081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