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网络舆情研究的主要内容
网络舆情研究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这20年中,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省的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或类似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培养了数量众多的研究人才和团队,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分析总结历年经典文献,可以总结出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或主题如下:
(1)网络舆情理论研究。例如概念、内涵、外延、特性、辨析等。这些研究有利于厘清网络舆情的研究范围,对研究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2)网络舆情监测相关基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既包括纯理论性的设计,也包括实施开发型的研究。
(3)网络舆情传播演化相关研究。该方面的研究不仅吸引了大批的社科研究者,也吸引了众多的自然科学相关研究者。社科研究者主要围绕传播学相关理论从事社科类的思辨式研究为主,当然也有传播案例式的研究。而自然科学相关研究者则主要是采用各类模型算法(陈福集等,2014;祁凯等,2020;宋英华等,2021;张继东等,2021;桑春艳等,2021)对网络舆情的演化做模拟仿真(庄穆妮等,2021;张亚明等,2020;刘怡君,2016;孙玲芳等,2014;杜智涛等,2013)来进行研究。
(4)网络舆情分析方法研究。这是一个极为多样化的研究方向,各种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个人知识背景出发,采用各类方法对舆情从各种角度进行百花齐放式的研究。
(5)网络舆情治理、风险评估和应对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定位于各类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等的治理(刘美萍,2021;袁红等,2021)、风险评估(王铁套等,2012;张玉亮,2012;张一文等,2012;王青等,2011)和应对策略研究。其中主要包括舆论引导研究、应对策略研究等。整体上以人文社科方向的研究者为主。
(6)网络舆情案例研究。这也是一个多样化的研究方向,涉及的案例既有属于传统意义上敏感的舆情,也有其他一些更为宽泛、概念上的网络舆情。
(7)特定领域的网络舆情相关应用研究。虽然网络舆情研究涉及的行业领域多种多样,但是最为典型的则集中于高校、政府机关(尤其以公检法最为显著)、医疗等领域。
网络舆情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本身特征决定了该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其主要涉及的学科方向包括新闻、传播、情报、计算机、统计、法制、教育、管理、经济、社会学等。因此相关研究成果的刊发期刊主题分布也较广,其中最多的三个类别可以归结如下:
(1)新闻传播类:《新闻研究导刊》《青年记者》《新闻与写作》《当代传播》《新媒体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界》等。
(2)情报类:《情报科学》《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现代情报》《情报探索》等。
(3)管理综合类:《法制与社会》《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等。
当然,具体的工程化或商业产品研究也有很多,例如方正舆情系统(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2005)等。
如前文所述,虽然舆情和舆论的内涵外延都不尽相同,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也同样如此。不过,抛开对基础概念的论述,在具体的研究方面,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的研究其实基本是同质化的。因此在下文论述中,若不是很有必要,不再做过多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