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涨落与环境差异
2025年10月24日
6.1.3 涨落与环境差异
环境的差异以及环境在认知构建中的持续累积效应导致了个体的认知差异,而认知差异则导致了在同一刺激下个体的不同反应,这种不同反应之间同样也存在博弈,并最终实现了和失真异曲同工的效果。不同个体由于其所处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私密环境;既包括物理环境,也包括虚拟环境)的不同,由于环境作用的持续性和累积性,最终体现为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之间的认知差异。个体或群体的认知差异会导致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并导致博弈的形成。
研究表明,环境对个体或群体的认知影响显著。刘杰等(2021)从家庭、邻里、玩伴到校园这一逐渐向外辐射的个体成长圈层出发,分析发现个体早年成长环境中的8项不良经历可能会对其中老年时期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赵后雨等(2021)则研究了特殊环境如沙漠、极地、高原、潜艇、潜水等对暴露个体的认知功能影响,确认了认知功能受影响的程度与特殊环境暴露时长、特殊环境应激源的强烈程度、认知任务的复杂程度以及一些个体因素有关。王协顺等(2020)则从头低位卧床、卡路里限制和幽闭环境3个因素出发,研究其对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可见环境对个体或群体认知的影响是广泛存在的。
阅读作为一种个人私密环境中的活动,其对认知的影响也是被研究确认的:数字化阅读对未成年人的认知发展更具积极意义(王佑镁,2013),该文调查统计了数字化阅读对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影响,如表6-1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28正好与舆情研究相关。而徐文明等(2020)的研究则表明即使阅读的是被人认为是大众消遣娱乐的文学小说,也能够提升个体的社会认知水平。
表6-1 数字化阅读对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