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操作代价
操作代价用于表达这样一个概念:用于产生一条信息所需要的体力活动量(键盘操作、鼠标操作)或者脑力活动量(原创性创作或者二次性创作)。其中体力活动量是脑力活动量的直观呈现表征。举例来说,要发表一篇微博,博主首先要进行思维和结构安排(脑力活动),然后以键盘操作和鼠标操作将脑力活动的成果表征出来。原创微博和评论同时具备脑力活动和相当的体力活动量;收藏、关注等则往往可能只存在简单的脑力活动量,而体力活动则几乎没有;转发微博则介于两者之间。
依据上述表达,不难知道各项指标的操作代价大概经验排序:
![]()
探讨操作代价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操作代价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认识网络用户的某些特性,从而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其次通过对操作代价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为网络舆情涨落研究的指标权重设置提供了依据。
对如上排序解释如下:
(1)原创的操作代价首先体现在脑力活动量上,属于智力创作范畴。与文学作品的创作相比,其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篇幅短小、时事性强、表达简易通俗。原创的操作代价还体现在鼠标操作或者键盘操作量大,会有大量的击键动作。
(2)评论的操作代价与转发相当,但一般均小于原创。虽然转发或者评论都有智力活动存在,但是与原创不同的是,转发或者评论都是在已经有明确的范畴限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即已有主体信息的存在,相当于对主体信息进行二次扩展创作。转发和评论之所以基本持平,首先在于它们都是对主体信息的二次创作,脑力活动相当;其次在体力活动量方面,评论肯定存在键盘和鼠标操作,而转发只能确认鼠标操作存在,击键动作却不一定存在。即在评论的过程中,可以确认一定存在脑力活动量和体力活动量,而在转发的过程中,体力活动量可能几乎不存在(直接转发而不带任何评论),也可以带大量的体力活动量(在转发的同时附带自己的认真评论)。
(3)关注和粉丝完全同义,只是方向不同,所以两者操作代价相等。
(4)互粉包含关注和粉丝的双向关系,包含了双方的操作代价,故互粉的操作代价应高于关注和粉丝。
(5)收藏之所以最小,是因为针对一个收藏的操作代价仅体现在针对一条信息的脑力活动量;而关注或粉丝的操作代价不仅仅体现在针对群体性信息的脑力活动量。除此以外,两者的体力活动量可以认为等量。通俗地说,收藏动作基于一条信息(例如某一篇发文)即可确定,即看到一条感兴趣的信息就可能导致收藏;而关注动作则往往是基于对某个用户整体性的认识(例如通过其多篇发文来判断他的水平、与自身感兴趣的相关度等)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