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十九

我在入蜀前行李中只带一本钱注杜诗,闲时吟咏,眺望巴山蜀水,眼前景物,一经杜公点出,更觉亲切。城春国破,避地怀乡,剑外之好音不至,而东归无日,心抱烦忧,和当年杜公旅蜀情怀无二,因之对于杜诗,耽习尤至。入蜀以后,独吟无侣,每有所作,亦与杜诗为近。我曾写满薄薄一个小本子,可惜后来丢失了。现在回忆出来,已是十不存一。1950年我画过一个《杜陵秋兴诗意》卷子,共八段。卷尾赘以蜀中秋兴所作,不敢仰攀杜公八首之数,仅得六首,其他则茫然矣。兹录如后:

其一

万里伤浮梗,八荒共陆沉。

楼高惊客眼,春动见天心。

绿竹倚花净,清江隐雾深。

家山无短梦,巴蜀入长吟。

其二

初寒生昨夜,薄雾又今朝。

江水无穷极,秋天正寂寥。

怀归东路永,涉世后时凋。

岁晚青松意,同心倘可招。

其三

客里惊年换,天隅觉事非。

江云寒不举,蜀雨断还飞。

无复乘高兴,真成逆浪归。

浮鸥吾语汝,日暮更相依。

其四

急急雁鸣度,团团蟾影临。

商声移古树,秋色满高林。

城阙惊寒事,风霜向暮砧。

侧身当此日,还对蜀江深。

其五

云天看雁过,晴雨到鸠疑。

山色秋多兴,江光晚与宜。

折花疏寂历,倚树小欹危。

九日虚佳节,三年实在兹。

其六

迂疏宜畎亩,出处各生平。

即事非今古,哀时尚甲兵。

寒怜秋树瘦,明爱晚山晴。

后日谁能料,空怀植杖耕。

也只在此时,即事怀人,做诗较多。这几首诗,也记录了我当时的感情。抗战胜利出峡后,此事遂废,时或经岁不做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