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画忌平

十八 画忌平

画忌平,怎样才能不平,全在虚实轻重的对比上。虚实轻重两者互相关联,实在是一事。要突出重和实,必须有轻和虚相陪衬。重实处一般用焦墨浓墨,而用笔必须坚实沉着,繁复密致,使有厚的感觉。在一幅画中必须有一点或几点重实之处,其他就要虚要轻。没有重见不到轻,没有虚也见不到实,有虚有实,有轻有重,画才不平。虚的办法,不外用淡墨或者用干枯的浓墨,用笔或细或简,要做到寥寥几笔便意足。不要多加,看看不足,多加即平。要做到多一笔觉太多,少一笔觉不够,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必须笔头上有功夫,不论一点一线,下笔把得稳,提得起,放得下。所以画要加得上,放得下,层层加上,而用笔不结,用墨不腻。实处虽然有厚重的感觉,却又要做到透明洁净,清灵无滓。重点抓住,其余便可放过,略拖几笔,甚至只有框框而不加皴擦,便觉已经完足,不令览者有残缺或还没完工的感觉。怎样才能加得上而不腻,关系到用笔用墨。用笔之法,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之间,必须条理相同,相顺相让,相辅相成。一经错乱,便要结,一结就腻。所以腻的病,看上去好像在墨上,实则关键在于笔。当然用墨不得法,也要腻。用墨之法,第二层次加上之墨,必须和第一层次墨色浓淡不同。浓墨加淡墨,淡墨加浓墨,或先枯后湿,或先湿后枯,这样层次虽多,而不觉其多,每加一层次,笔笔都能拆开看,既融洽,又分明,这样才能不腻。怎样才能放得下?首先是用笔,要笔笔站得住、派用场,所谓“笔无虚设”。转折起倒,万毫齐力,不是浮在纸面,而是透入纸背。疏疏几笔,中有繁简搭配,感情相通。因之笔虽少而表现的物体很丰富。必须不断地在指腕肌肉上有长期的训练,久而久之,能使全身的力量聚到笔尖上,得心应手,使笔而不为笔使,做到这点是很难的,所以学画必须写字,是一个训练指腕的很好的办法。以上所谈画要不平,加得上不容易,放得下更难。能够加得上,放得下,画法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