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
1957年7月5日。下午6点上船,离开。下雨。巨大的江,水有泥。中国朋友站在雨中,长时间向我们挥手告别。
房间绿色,干净。热。中餐很好。王和我们在一起,保镖和朋友,好人。我睡的很好。
7月6日。航行在长江上。泥水。岸边小村,绿色。休息。读书。
卡赞扎基斯把蓝色上衣忘在了汉口。
“不用担心,会找到的!”我们的朋友和导游说。
我们不敢确信。但是,我们在中国确实没有丢过东西。以前我们也忘记过东西……
真的,就在船要起航的瞬间,我们看到一个中国男孩跑过来,手里挥动那件蓝色上衣……真高兴。我们曾给王巧克力。王想起来,把巧克力扔给男孩,他接过来,吃了,添舌头,在汉口巧克力罕见,奢侈品……
7月7日,星期日。扬子江上航行,下雨,收音机很吵。读中国历史。潮湿。5点半抵达小镇宜昌。雨很大。要等到午夜。
我们说服卡赞扎基斯不要在雨中下船去宜昌。王提起裤腿,找来了两把巨大的漆纸雨伞,我们走出去。爬了很多宽宽的台阶。我们刚到顶,孩子们便发现了我们。开始只是孩子们。后来,我们好像是一堆糖,人像蚂蚁一样围了过来。数以千计的蚂蚁……我们装得表情严肃,但是,中国人笑得很甜蜜。我们对他们越微笑,他们越靠近我们。不一会儿,我们就热得要命。王很担心,举起瘦弱的胳膊,挥动,想跟我们说什么。我们什么也听不到。我们男女分开了,好像在一个沸腾的大锅旁……最后,我们来到一堵墙下,终于摆脱了人流,王找到两辆人力车,劝我们上车回船。我们照做,但是很不情愿。这次散步什么也没弄明白。只看见房子是用木头搭建的,像栏杆,前面开放,男人坐在那里抽烟,女人在屋内,围着一个小桌子,玩纸牌,喝茶。孩子们和年轻人雨中在街上行走……我们的目光在房子里搜索:一张大床,四条木腿;蚊帐;一个小板凳,上面能看到天……我们怎么能不想起胡克神甫精彩的描写?宫殿,私人大院,庙宇,商店,旅舍……都在哪里?
大雨倾盆。我们的情绪很不好。第一次听到卡赞扎基斯叹气:“能喝一口我的泉水多好……”
谁也没有像中国人那样理解你。我们没有跟大厨说一个字,可是安排的全是我们喜欢的饭菜。其他旅客吃完饭后,叫我们最后去用餐。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地板也清洗一新。餐厅闪亮……早晨和晚上有罐头,果酱,我身边总有茶——我只是说了一次,我喜欢茶……总是茉莉花茶!
中国人的速度令我们吃惊。早晨你把衣服交给他们去洗,晚上你就会看到洗好、熨好的衣服放在你的房间。你要一个菜,简单的,无论多么简单的,半小时后,会给你送来一堆盘子,一个比一个好吃。我们自己笑自己,难道能吃完吗?厨师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甚至在船上为我们做出了油炸食品……我们想起了莫斯科的服务员,不禁大笑起来。在那里,你要一杯凉水竟等了一个小时。他们首先要写好订单,等待厨师把全部饭菜备好后,才把那水连同饭菜同时端上来。多少杯?十几杯!尽管我们只要了一杯……达,达,写恰似!写恰似!(俄语:是的,是的,马上!)但是,这个“写恰似”来时,你都快渴死了……
王给了我们一把钥匙。我们有了自己单独的浴室。
风景逐渐变化。我们还没有到达令中国诗人诗兴大发的江面狭窄、两岸岩石高耸的江段。碧绿的小山丘,山顶有亭子,有时有小庙,有时有学校。或者曾经是私人小殿,如今改成了学校,如同门上面巨大的红字写的那样。
我们经常看到农民,他们头戴草帽,手拿扇子,行进在田间小路上。还有渔夫驾着挂有好看的草席做帆的渔船在江边撒网……
我们还没有见到鱼。也无法联想起伏尔加,尽管两条河都是“蓝色”。伏尔加,更像大海。这条江全是红色,水深,狭窄,弯弯如蟒蛇,小船把我们从这岸送到另一岸,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宽阔的江面上,就好像一直在小小的封闭的湖里行船……
7月8。进入美丽的江段。小山,小房,岩石,美丽的村庄,渔夫,挂着美丽帆的小船,左右绿山。风景越来越原始。高高的岩石,光秃秃,悬崖陡石……傍晚,停在一座小城镇。海伦和E夫人上岸,被第一次见到欧洲人的中国人包围……
忠县,三类小镇。还没有电。他们用桶从江里挑泥水,但愿他们不要饮用。
我们又爬了无数级台阶。我们刚刚到上面,孩子们就跟在我们身后。小孩子,年轻的男女,都穿戴干净。两分钟后,我们又成了俘虏。
但是,今天我们已经和王谈好了。“请你帮助我们接触中国人民……”昨天我诚恳地请求他,“这次再上岸,让我们找五六个青年男女,我们访问访问他们,问问他们的生活。不然,我们来干什么?”
所以,今天一上岸,王就挑选了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小青年,跟他说了我们的想法。那个小伙子对其他的人解释了。
但是,女人们还是把我们围了起来,用她们的小扇子为我们扇风。对我们微笑,用一两个俄语单词问我们是不是俄国人,我们想不想给她们写信……达,达,比萨起(俄语:好的,好的,写)……我们也用会说的几个单词回答……
我们来到一个美丽的小公园。王叫了一声,姑娘们站住,笑,一起问我们什么,但是我们不明白。
“你们挑吧,愿意找谁就找谁!”王喊叫道。
“我们选好了!”
我们拉住三个靠近我们的姑娘的手。一个长得不太好看,留两根小辫子,她说是学工的,另外两个手拿小扇子。我们还选了五六个男青年。我们走进公园里,关上门,人群关在了门外。天黑了。明月高悬,花儿吐香。我们首先在市政府大厅前坐好,开始谈话。先问三个姑娘。
“你是干什么的?”
“学习电器的。”
“现在,休学吗?”
“正在建学校。”
“你呢?”我们问一个身材苗条、仿佛是模特学校出来的姑娘。
“我想当演员,现在练体操。”
“我们都在练体操,因为要挑选人去北京。”另一姑娘插嘴说。
“你也建学校吗?”
“我们学校去年就建成了,现在我们帮助修路。”
“什么路?”
“通往拉萨的路(好几千公里)!”
“你从哪里买的这么好的连衣裙?”
“我妈妈做的。”
“你帮助自己的妈妈吗?”
“不,她不在这里,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在幼儿园……”
“你帮助妈妈吗?”我们问另一个姑娘。
“当然帮助,夏天回家的时候……”
“现在你们住在哪儿?”
“学校里。”
男孩子们向我们讲述了他们每个人的计划。有的学农,有的学工。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他们想给我们上茶,轮到他们问我们了。没有茶,像在所有的贫穷农村一样,用开水代替茶。点上了煤油灯,我们坐在一张长条桌子旁。
他们听说E夫人会拉小提琴,鼓起掌来。没过两分钟,一把小提琴就传到了E夫人手上。提琴很老,只有两根弦。
“您拉拉!拉拉!”他们喊,用甜蜜的微笑请求。
E夫人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她利用两根弦演奏了我们的国歌。啊,多么欢乐,多么高兴!我们让他们为我们唱歌。E先生向他们介绍希腊。不断鼓掌……
我们拉着三个姑娘回船。一路上她们都搀扶着我们,怕我们滑倒。在一瞬间,E夫人感觉到一个姑娘的手伸进她的口袋,没有错,是伸进了口袋,她想干什么呢?
我们为她们要了柠檬汽水,留下她们的姓名,保证相互通信。她们从来没有喝过柠檬汽水,不喜欢,但是强行饮下,她们互相取笑,高兴,她们还是第一次登上客船……
她们走后,E夫人想起了自己的口袋,赶紧用手去摸——摸到什么了?一把精致的小刀,没有留下姓名的礼物!我们胸前戴上了她们的校徽,闪闪发光,是姑娘们留给我们分别的纪念……
我对毛泽东有一个大意见!为什么一个朋友送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礼物也要到海关上税?我们真想给忠县的女朋友们送点纪念品,但愿海关官员开恩……
扬子江是世界第三条大河。第一是亚马孙河,第二是刚果河……我们只从汉口航行到重庆,1600公里。水域很危险,需要好的船长……
一天早晨,王把我们请到甲板上,指着雾中的岸边:
“你们看到那个小村庄了吗?我们的诗人杜甫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两年。”
后来他还指给我们一个地方,秭归,那里诞生了中国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2300年前)。
今晚,和王友好谈话。开始我们不了解,现在越来越熟悉。他满怀深情向我们讲述了竹、梅、荷花。
他讲述了解放军怎样占领反动的乡村。在中国南部有9百万土匪和强盗。他们登上船,绑架人质,割掉耳朵,送到他家中索要钱财……宣传队员进村里,住在最穷的家里,向他们讲解,宣传,和好人讲,和坏人讲,唤醒人们的良知……
7月9日。好风光继续。绿色,小村,山顶上一棵孤立的树木。两三只鸟,像海鸥。头戴大草帽的渔夫。在一棵大树下,在“阎王庙”外,一群男女祈求好日子。
沉闷。晚上稍微凉爽。来到一座小镇。
人群,孩子,中国人很能生育。男人和女人,肩上一条扁担,两个水桶,从江里挑水,上坡,去浇灌田地。中国世纪的声音,叹息:唉咳!唉咳!一个小姑娘也挑水!汗水!蚂蚁群!贫穷!
洛池是最后看的一个村庄。很多新建的库房装满果实。他们说,收成非常好。我们下船,首先看仓库,然后来到菜园:茄子、西红柿、西葫芦、辣椒……
孩子们裸体,栏杆,贫穷。街道很干净。
7月10日。王讲述周恩来生活的故事。信仰,自我牺牲,爱人民!挨饿,人民挨饿他不吃饭。
明天抵达航程终点……
卡赞扎基斯的叹息仍在我耳边回响:“如果有我的泉水……”
“为什么你反复说这句话?”我问他。
他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
“没什么,我很满意!……”
他不叹息了。但是,我心里的另一个在叹息。这另一个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我们想送给大厨一点小礼物,尽管我们在北京时就知道,他们不喜欢小费。我们决定跟他说,这点钱供他买书读(我们知道他爱读书),因为我们不知道该给他买什么。卡赞扎基斯把他的回答记在了笔记本上:
“小费时代结束了。我是船上的员工,不是乘客的奴隶。”
我们请他原谅,他好心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