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三章

高尔基在克龙维尔克街上的寓所十分引人注目——那里简直是一个人来人往的革命司令部!那里每天都有活动,人们来来往往不断传递着消息——连警察也不敢贸然去侵犯这场所!——而且这儿总是供给吃的(不仅是在这里工作的人,而且是经常到这里来的人,都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来来往往的到这里来的人根本不熟悉——他们既不是主人,也不是长期住户——只是由别人领到这儿来的,让他们讲讲故事。高尔基本人非常喜欢来往的人流,喜欢他们讲的故事和新闻,他有时放下写作的活儿,从工作室走出来,跟大家闲聊,或者坐在那儿,亲自招呼别人来给他讲故事。诚然,到他这儿来的,有许多是不懂规矩的人、愚昧无知的人甚至酒鬼。但也有许多革命者,特别是布尔什维克。

吉姆梅尔是高尔基编《年鉴》的左膀右臂,是实际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待在他那儿,完全是一位自己人。比如昨天,白天大部分时间吉姆梅尔都在他那儿,晚上也待在他那儿。今天,因为是星期天,他起来得晚,但一起来就想到高尔基那儿,是他待的最好的地方。要是没有人给高尔基送新闻来,他就打电话去淘新闻——坐下来给他的各位熟人打电话——不一定从最著名的活动家那儿,反正从资产阶级、律师阶层、知识阶层、文学界都能找到新闻,甚至从官僚机构的下层机关那儿也能弄到新闻。

可是今天,中午的几小时里,他待在高尔基那儿却什么新闻也没有找到。于是吉姆梅尔和《年鉴》的另一位同仁巴扎罗夫(为了纪念屠格涅夫而取的这个名字)等几个人,便亲自到外面去收集所见所闻的情况。他们当然得到涅瓦大街去,各种事件都发生在那儿。但特罗伊茨桥前的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群。从那个方向有些乱哄哄的人群走回来。大家讲了亲眼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件事:城里今天在开枪射击,真枪实弹,打死了一些人——有的说死了三十来人,有的说死了几千人,整条涅瓦大街布满了尸体。

要是这样的话,到那边去就很危险,得另想办法打听消息。还得在这儿待一会儿。

彼得罗巴甫洛夫要塞的大炮旁边,一些士兵在走动。是不是又会有什么军事行动?虽然那里的炮弹可以击中人群,但群众却饶有兴致地观望着。

一些后备近卫兵把特罗伊茨桥给堵住了。不过尽管这儿有一个军官,群众还是和士兵们热烈地交谈着。人们开诚布公地跟他们讲政府,讲拉斯普京,讲沙皇,讲战争的事儿。那些士兵默不作声,有的士兵不置可否地笑一笑,没有谁进行辩护。不,这些士兵未必会跟上司一道镇压群众,很难想象,这支部队会拿起枪杆子来瞄准群众。

士兵们没有一下子把人群放过去,一个一个地过去还是可以的。吉姆梅尔想,看来,现在最好还是回到高尔基那儿去,通过电话来了解种种情况。

外面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高尔基一直坐在电话机旁。他已经知道了开枪的事,并且知道各社会团体非常震惊,同时惊慌失措,因为谁也想不出办法来进行阻止。看来,那些平常的脑袋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局面。

吉姆梅尔伏身在电话机上,在给他的左翼活动家们打电话。不用说,克伦斯基本人没有在他的寓所里,他跑到杜马去了,索科洛夫和奥莉加·莉沃夫娜在那儿等着什么消息,不过到现在还一无所获。有人建议晚上聚会讨论事情,当然是在克伦斯基寓所里。大家一致同意:左派必须利用这一形势,可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行动。

吉姆梅尔没能给什利亚普尼科夫打电话,因为没有他的电话号码,因为他家在维堡街一处又黑又小的住所里,那儿没有电话。

在提出各种问题、进行毫无结果的推理和争论中,时间就这样流逝过去了,这真是叫人心烦。神经都有点儿感到疲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