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二十六日的夜晚,彼得格勒没有送来新的消息惊动皇上,因此,他像往常那样睡得很安稳。
第一件叫他感到焦急的消息,是二十七日早上宫廷卫戍司令沃耶伊科夫呈上来的普罗托波波夫昨天晚上发来的电报。更确切地说,这份电报的内容并不那么使他感到焦急:电报说,昨天整整一天彼得格勒的秩序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只是快接近傍晚时不得不驱散一大批群众,起先是放空枪,可是群众向军队投掷石头和冰块,才不得不真正开枪,因此,死了一些人。尽管有个别捣乱分子从一些角落里开枪射击了骑兵巡逻队,但是,所有群众都被驱散了。军队行动起来很卖力气。只有帕甫洛夫团的第四连独自走出去了。(这话不明白:什么走出去了?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不是军事用语。)但是保卫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逮捕了140多个党派活动者,(干得很出色,那么全都镇压下去了?)确立了对面包和粮食的监督。从下星期一起就会有部分工人回到工厂去。
总的说来,莫斯科一直很平静。
是的,没有什么严重的事情。
普罗托波波夫是个难得的幸运人物,很有活动能力,不知疲倦,机警灵活,他当上内务部部长才几个月呢。诚然,从目前总的形势来说他在这个职务上是不可能有更多建树的。
而且阿莉克斯是多么喜欢他啊!简直还没有过这么一个得力的部长。他现在在那里,在这个职务上,我可就感到非常轻松了——需要做的事,他一件也不会忽略的,阿莉克斯是诚心诚意支持他的。
看了他的电报,感到很放心了。只不过帕甫洛夫团的士兵独自走出去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做了什么不成体统的事吧?那样帕甫洛夫团不就要来洗刷自己的耻辱了?
还有,群众向士兵掷石头?这简直不可思议。
吃过早饭,皇上正要去听取阿列克谢耶夫的禀报,这时司令部的一个军官给他送来了两封电报。
一封是戈利岑公爵发来的,签署的时间是夜里2时。这时他已被赋予了全权,杜马和国务会议的活动在四月份以前都被停止了。
这也好。在这混乱的时候杜马最好不要活动。它只会使整个局势激化。真是一帮奇怪的家伙!——不单单是皇位的敌对者,而且也是俄罗斯国家的敌对者:在战争时期动摇别人,起破坏作用,不顾及一切。
另一封电报却十分奇怪,几乎是糊里糊涂的,是一个叫帕夫连科的上校签署的。皇上在战争期间记住的公众人物中甚至记不起有这么一个人——可他现在不知为什么担负了彼得格勒近卫后备部队的指挥职务。(而切贝金将军哪儿去了?咳,噢,他在休假呢。)整封电报讲的是:帕甫洛夫近卫后备营营长和他的一位准尉在群众中被打伤了。这就是整封电报的内容。而且一点儿也没有提供其他近卫部队的消息。如果帕夫连科当真在指挥近卫部队,怎么一点儿也不提到整个彼得格勒的局势,也一点儿不提及其他情况。
好奇怪啊。又是帕甫洛夫团的战士,真叫他心里发怵。这跟走出去的那个连不会有什么联系吧?
皇上照例在10点半钟来到司令部大楼,听取阿列克谢耶夫将军的关于军队战斗行动的例行禀报。
他有点儿担心地看了看阿列克谢耶夫那张他习惯了的有点儿粗野的脸,等待着他说到彼得格勒的什么叫人担心的消息。但是他没有说到,是的,真是谢天谢地。
他问到他的健康状况。虽然阿列克谢耶夫说他的健康状况良好,但从他的脸和肩膀看起来,他的健康状况不怎么好,他有些怕冷。
可是总的战况是平稳的,没有什么新的情况。
皇上越是明显地看到阿列克谢耶夫病后把耽误的事情都做了,他就越感到他这位最高统帅继续待在大本营并不是那么必要了,现在可以回到孤独可怜的阿莉克斯那儿去了。
阿列克谢耶夫向他做完禀报之后,首先把哈巴洛夫向他发来的电报呈交给皇上,并且因为没有更早向他报告这事表示道歉:电报是昨天晚上的,在晚上禀报之后才送来。并且又是星期天,不好去打搅皇上,而且傍晚时分他又身体不适,不得不躺下来。
当然,皇上马上就原谅了他,没有责备他:他的年纪不轻了,又有病,这是可以理解的。
电报几乎是在一昼夜之前,在昨天中午1时,就送到了。他的全部内容讲的是前天,星期六下午的事情。说的是警察和军队曾不止一次地驱赶群众。有人在外商商场附近打着红旗,上面写着“打倒战争”,群众中还有人用手枪向龙骑兵射击。龙骑兵不得不向群众开枪,死了3人,伤了10人,群众一下子被驱散了。此外还有:一个宪兵骑兵被一颗手雷弹炸伤了。但是星期六的傍晚相对来说过得还是挺平静的。罢工的工人嘛——有24万人。
皇上用拇指和中指摸着下巴和胡子。他没有因电报晚了而责骂阿列克谢耶夫,而是无精打采地读起电报来。然而不管怎么说,罢工的人太多了。不过其他几封电报,那是普罗托波波夫拍来的,却笼罩着平静的气氛。再说,这全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是前天的事了,从那以后就再没有发生更糟糕的情况了。而且哈巴洛夫的电报在结尾时说,从二十六日早上起城里一切都平静了。
但是身体不好的阿列克谢耶夫更加忧郁地眯缝着眼睛,又呈上一封电报。这是罗江科琢磨出来的:昨天晚上拍给阿列克谢耶夫的,也是叫各条战线的指挥官看的,要大家都进行讨论,这是一封令人惊恐不安的电报:电报说什么彼得格勒的动乱已经达到了危险的规模。政府已经完全瘫痪,再没有能力恢复秩序了。如果(他和整个杜马一向是这么看的)不把政府交给全国信得过的人,那么俄罗斯就将要蒙受耻辱,战争就不可能取胜。
噢,这个僵化的、自以为是的胖子!皇上是多么讨厌他的这种向来就那么不礼貌的教诲。皇上曾经跟他开过玩笑:如果把他安排在最高洗礼仪式上,他就会自己钻进圣水盆里去。干吗要听他的那种混乱不堪、慌手慌脚的意见,而不注意自己任命的权力机构的电报呢?而且过去的几个月里,不管皇上是多么听他的意见,局势仍然是“空前严重、空前尖锐的”。
但这里还有个意想不到的情况,罗江科的电报不是直接给皇上的,也不是给阿列克谢耶夫一人的,而一下子——就给前线所有指挥官——“俄罗斯的光荣和胜利掌握在你们手里,阁下”,他请求所有指挥官阁下支持用罗江科呈给皇上的深刻见解来拯救俄罗斯。这简直是迂回包抄,为什么不直接给皇上?为什么要经过那些将军们?
尼古拉恼火地把胡子抖松开来。
稍稍皱起眉头的阿列克谢耶夫的窘态没有瞒过皇上的眼睛。他尴尬地、不愉快地抖动一下胡须笑了笑。他感到尴尬——是因为自己是收电报的人——而更感到尴尬的,似乎是为布鲁西洛夫。布鲁西洛夫在同一天夜里1时收到了这封电报,他甚至再没有睡觉了,甚至仔细考虑到早晨——他间接地给罗江科发了封电报,电报是直接拍给大本营的,不仅是向皇上报告,而且坚决补充说,根据他的职责和誓言,他看不出除了罗江科提出的意见之外还有别的出路!
皇上用他的海泡石的、曲轴的、节状的烟嘴吸起烟来。从同一座城里的同一个时刻怎么能传来如此截然不同的信息?政府在满有信心地进行管理,甚至没有请求帮助——而反对派却大张旗鼓地要人相信,政府处在瘫痪中?
如果真的有什么令人惊恐的情况,那么阿莉克斯一两小时内就可以报告他。可是今天——并没有她的电报呀。皇上越来越对阿列克谢耶夫的惶恐不安、支支吾吾的表情感到奇怪。阿列克谢耶夫既不反对罗江科,也不反对布鲁西洛夫。莫非他也加入他们那一伙了?
皇上一向习惯于反对社会上那些大吵大嚷的人。可是,他的将军们却在他背后戳他的脊梁骨,这就给他一种异乎寻常的危机感。
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懂得什么呢——懂得俄罗斯最高政权几个世纪以来的合法性,它的不可分割性和责任的分担性,懂得皇上这20年为它吃了不少苦头吗?他们可好,动不动就提意见!
不,诚惶诚恐的阿列克谢耶夫是不敢提意见的,他只是按其职责提供文件而已,一个正直的老头儿。
禀报结束了,皇上走了。
12时30分,皇上像往常一样和盟国的军事代表以及大本营的官员共进午餐。当然,既然皇上没有提到彼得格勒事件,大家也就一个字不提。
尼古拉认为作为君主的最重要的品德是:在不适宜的情况下,永远也不要跟对某一严重事情内行的、负有使命的人谈这件事情。他认为,君主担负着最终决定所有问题的神圣重任和全部责任,因此,自制力和冷静是其宫廷礼仪的最重要部分。
如果了解彼得格勒某些情况的侍从们竟窃窃私语起来,那么谁也不敢向君主大声说话并直言相告了。那就会有人感到不安了,如果不说是惊惶的话。
接着就是皇上雷打不动地坐车到郊外游玩的时候了——天气出奇地晴朗,没有一丝风。开来了两辆轿车,近侍们也已经来了,皇上已经穿上了大衣,但就在这时候,从大本营来了几个人,把一封新的电报呈交给他。
这是哈巴洛夫发来的电报,新写的,一小时前才送到。他的前一封电报是写给阿列克谢耶夫的,而这一封是直接给皇帝陛下的。皇上在楼梯旁站着,展开电报读着,大家在注视着他。大家之所以注视着他,不仅仅是因为他脸上的表情是那么平静,而且好像读得完全心不在焉,只想马上把它放进衣袋里就上车离开似的。
后来全都弄明白了:哈巴洛夫所报告的正是帕甫洛夫团那个连的情况:这个连的士兵向连长声称,他们不向群众开枪。这个连被解除了武装,士兵被逮捕了。(对帕甫洛夫团的战士来说这是多么可耻的事情啊!)显然,帕甫洛夫营的营长在这件事件中受了伤。
但是哈巴洛夫的这封电报并不只是写了这些情况。今天沃伦团的那个教导队也拒绝出去反对造反者,结果这个队的队长被枪杀了。这个教导队还煽动一个后备连一起开到立陶宛营和普列奥布拉任营的驻地去了,在那里还有别的后备部队加入他们的行列。
这电报长倒不算长,只是它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他所期待的任何内容。他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但皇上已经要出发了,要下楼梯了,便不假思索地匆匆读完了电报。而且那边已经下了保证:哈巴洛夫在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镇压叛乱,不过需要从前线调一些可靠的部队回来。
不可以缓一缓去游玩,把电报再读一遍吗?不可以回去跟阿列克谢耶夫谈一谈吗?但是当着已准备好出游的侍从们的面出现这种情况——回去,改变出游的时间,那不是太显眼了吗?!
皇上把电报放在了大衣里面的口袋,接着就朝那两辆轿车走去。
他们驱车上了奥尔尚公路。天气出奇地好,太阳照得人眼花缭乱,不过还没有把积雪融化。太阳挂在当空,洒下万道光芒,已经是春天了。尼古拉往四周望望,很是高兴,先前涌上心头的那种困惑莫解的情绪被压了下去。
他们到了游玩的地点,开始游玩,这时他想把电报拿出来再读一遍——他还没有把电报的意思全弄明白。可是这样做的话,还是会显得异乎寻常,会吓着侍从们的。
没有关系,上帝保佑,一切都会好的。
在游玩中,大家谈的都是每日里平平常常的事情。
大家从外表看到,皇上显得很平静,似乎压根儿不知道有什么严重的情况。要不然就正好相反,他是已经做了决断,采取了一切有效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