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封信:论《莫比尔报》对每日巡视宿舍这一管理制度的反对

6.第六封信:论《莫比尔报》对每日巡视宿舍这一管理制度的反对

论《莫比尔报》对每日巡视宿舍这一管理制度的反对—关于它的设计—沿袭习俗的若干理由—应该鼓励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

现在,我要回到学院习俗这个问题上了,在一开始的讨论中,我就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只是说它是与规章制度本身共生共存的(co-extensive)。我曾经提到过这样的做法,即要求学院行政管理者在非学习时间时不时地去巡视一下学生宿舍。您对此提出了强烈反对。

您反对这种巡视的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这是对学生天然的隐私权的一种侵犯;第二,它的目的是通过诡诈、秘密的方式,获得通过正当、光明正大的方式无法了解到的信息。您用了这么多笔墨,应该不是在指责所有学院管理者都有这种有预谋、有步骤的卑鄙行径,但是,在您对我们所讨论的这种做法的反对中,无疑暗含了这种指责。

现在,我要问的是,让学生接受这种巡视,在何种意义上侵犯了学生的天然权利?只有当学生同意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服从权威的指导时,学院才会接受他做自己的学生。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错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也无论管理者自己是怎么讲的,学校已经具体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把它分发给每一个要受它约束的人。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24小时中哪些时段是不属于学生的私人时段;而且,也有可能要求在这段时间里,管理者要始终在场(尽管他们只是偶尔会这样做)。有时候为了复习或演讲,学院的行政管理者会在某个规定的时间里与某个班级的同学会面。他们还可能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和自己在一起,我就常常这样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一些班级会反复请求我这么做。但是,学生们通常会放弃这项权利,为了避免这一点,就要保证学生会在自己的宿舍里继续学习,管理制度根本不承认学生在学习时间有什么隐私权。巡视宿舍,实际上是对下面这个事实的有效认可,即无论如何,学生的时间都不属于他个人,而是要服从学院的管理,因为学院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学生的时间。但巡视宿舍制度所涉及的时间仅限于此,因为除此之外的时间,与学院的管理目的无关,现代学院的管理从来没有介入。在其他时间段里,只要不出现需要管理者介入的不正当行为,管理者同样会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现在,你已经初步了解了整个规章制度——包括它最初的设计目的,它的权力基础与理性基础。从这一点来看,你能从中发现例外的情况吗?无论如何,我确信,学院的行政管理者,至少是我们学院(指亚拉巴马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并没有一直坚持这种做法。如果不是他们确信关于巡视宿舍的规章制度永远不会让学生们感到满意,他们可能希望明天就废除它。这一点无疑会让您感到吃惊,对此,您可能会要求把您极大的异议记录下来。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因为我们已经进行过这样的试验。一两年来,由于管理者的人数与过去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减少,我们不再巡视学生宿舍。我们是在学生们的要求下才继续这么做的。那些渴望学习的人总是占大多数,他们发现那些不喜欢学习的人极大地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严重地干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活动。这些干扰在不断增加,它们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直到变得让人无法容忍,结果就出现了前面我所说的情况[6]。因此,如果我们再次停止这种做法,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对此,我毫不怀疑。在任何一个随机的由一两百个年轻人组成的群体中,从一间房闲逛到另一间房的习惯,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小事上,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下子出现的;但是这种行为会不断地发生,因为那里并没有阻止它们发生的有效措施。我相信,人类的本性总是相同的,这是可以肯定的。巡视宿舍制度所能够提供的有效措施本身是微不足道的。通常,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学生,不仅无意于他们自己的学习,而且还妨碍同伴的学习,对此,每个学生都有责任把这些捣乱的学生找出来。和每一个缺乏持续监管的方案一样,这样做并不足以杜绝这些不轨行为的发生,但是,在防止出现更多的不轨行为方面,这种做法还是非常有效的。我还要重复的是,学院的教员们认为,巡视制度带给学生们更多的是好处,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压抑的骚扰。如果大多数有孩子在学院上学的父母,或是孩子自己,在经过对这个话题的各方面的深思熟虑之后,仍然希望废除这个制度,那么,学院肯定会毫不迟疑地将其废除,对此,我毫不怀疑。

针对您的第二条反对意见,我愿意相信,经过深入的思考,您会将其收回。我知道,在维持学院的纪律时,通常有一些人会忠实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尽管他们自己对此也很痛苦,但这还是会让他们成为令人讨厌的人,在维持纪律所引发的骚动的影响下,年轻人在谈到这些人时会非常鄙视,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作为《莫比尔报》的编辑,您是一位对世事非常了解的绅士,您应该不会相信,一位文学教授,或一位学识渊博的其他学科教授,仅仅会因为担任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管理职位,就会做出一些让自己变成一个无耻之徒的行为。因此,对于这一条反对意见,我只能表达我的遗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原谅急躁而鲁莽的年轻人的责难,他们是受到了冲动的情感的刺激,但是,这些言论不应该出现在像《莫比尔报》这样发行量与影响力都很大的报纸上。

抛开这个话题不谈,我认为,在现有的学院制度下,学院管理者承担巡视学生宿舍的职责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专门用它来考量我在上一封信中谈到的学院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些品质,特别是那些与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关的品质。在巡视每一间宿舍时,要考虑学生们必须做什么,这一点通常不会有什么疑问。巡视的范围大小会提醒巡视者,他必须有效地利用他的时间。因此,简短而又形式主义的巡视,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很生硬,这是它的官方性容易传递出来的信息。那些在履行这一职责时,在每一次重复这种巡视时总能传递并感受到快乐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拥有一种特别适合这个职位的特质。然而,事情并非不可能。我恰好知道这样一个人,他已经经受这种考验很多年了。我把它作为一个额外的证据,不管您给它涂上了多么令人讨厌的颜色,但制度本身并不一定是令人讨厌的。

结束这封信前,我还要谈一点。当我们谈到正式巡视时,我要表达的信念是,如果在我们的学院管理者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非正式巡视,至少要比在我们的学院里出现的次数更多,那一定会有非常明显的积极效果。假定有那么一些时刻,人们忘掉了教员与学生之间的人为的关系,或者至少达成共识不去考虑这种人为关系,在双方之间就会出现一种友善的、基于个人兴趣的情感,它会非常有效地促进整个学院的和谐与幸福。从学院管理者来看,即便他们愿意这样做,通常也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既是因为公众与私人给他们施加了压力,也是因为年轻人太多,他们的注意力要同时关照到多个方面。但是,他们应该邀请并且鼓励学生来找他们,只要学生有时间就可以去找他们。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无论何时,只要条件允许,师生就应该相互拜访。我真正的观点是,与无限的道德影响力相比,为了学院的良好秩序而曾经实施的所有规定,都是软弱无力的,但通过赢得他所教导的那些学生的热爱,而不是让他们畏惧,作为个体的学院管理者是可以获得这种道德影响力的。管理者们应该表现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学生并且看望学生的意愿,并且要表明这种会面与看望不只是表面的形式,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

1854年8月8日于亚拉巴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