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业也要遵守规则
很多家长跟我抱怨,说陪孩子写作业非常考验身体素质,经常“一言不合”就血压升高。在这些家长眼中,陪孩子写作业似乎是一场战斗,很难在心平气和中度过。那么,这些家长和孩子是如何将学习变成“战场”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家长是如何做的吧!
A家长崇尚无为而治,认为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不应该参与,于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写。结果孩子感觉无人约束,边玩边写,写到晚上11点也写不完。
B家长则认为孩子需要勤加管教,写作业也需要定下规矩,对孩子异常严厉,经常将孩子训哭。
C家长属于焦虑型,不看着孩子写完作业就心神不宁,一定要坐在孩子旁边陪他,她自认为这个方法很好。可孩子下一次写作业前却把房间门反锁了,不让她进屋。
D家长属于情绪波动较大的类型,典型的“沾火就着”,辅导孩子写作业就是“大型战斗现场”。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讲了三遍的知识点,孩子却依然处于一脸懵懂的状态,他看着火气就很大。
这四位家长的初衷都是美好的,他们为了让孩子能够好好写作业算是煞费苦心,耗时耗力,可结果却与设想的大相径庭。他们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这样努力了,可孩子还是写不好作业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四位家长在教育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进入了哪些误区。
A家长的“无为而治”本身很好,孩子本就是学习的主体,他放手将写作业这件事交给孩子也是正确的。但“无为而治”并不是不作为,家长要给予适度的约束。这位家长不妨这样做,给孩子约定写作业的时间,要他们按时完成,并给他们定下规矩,不写完作业不能玩耍。
B家长过于严厉。经常责骂孩子会令他们会没有安全感,写作业效率会更低。父母教养孩子要严中有慈,掌握“严”与“慈”之间的度,不能过于严苛,也不要过分慈爱。
C家长进入了陪孩子写作业的误区。“陪孩子写作业”这几个字的重点是“陪”,如何“陪”是有小窍门的。这位家长不妨换一种“陪”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约定好,孩子写作业,家长处理自己的事,或是读一本书,或是去做家务,和孩子比比看谁先做完,做得又好。当然,这里看书要与孩子保持距离,没有空间接触,比如,孩子在书房,家长在客厅,分隔开来,互不影响。
D家长过于在意孩子写作业的结果。他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放平心态。其实,那句“术业有专攻”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家长讲三遍孩子依旧不会做,而老师讲一遍孩子就明白了。老师授课经验丰富,他们懂得如何讲能让孩子听懂,他们有自己的授课技巧。
其实,孩子写作业的习惯也需要从小培养,家长可以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写作业,让他们按照家长的方法和建议试一试,如果他们觉得有用,那么自然会主动坚持下去。
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写作业也要遵守规则,这样写作业的效率会更高,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交给他们自己,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下面分享一些写作业需要遵守的规则,以供大家参考。

规则一,写作业需要“仪式感”。
学习和写作业也是需要氛围感的。整洁的书桌、齐全的文具和草稿纸、安静的环境、必要的学习氛围,这些都是孩子写作业时应该具备的仪式感。
规则二,写作业前先复习,简单梳理今日学过的知识。
培养孩子在写作业前复习所学知识的好习惯。通过复习,孩子可以巩固白天学过的知识点。增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写作业才会又快又好。
规则三,限定的时间内写完作业。
写作业前给孩子一定的约束,比如限定写作业的时间,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让他们有时间观念。这样做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考试思维,避免考试时做不完题的情况。
规则四,写作业时切忌“三心二意”。
告诉孩子做事要认真,写作业必须一心一意,将注意力放在作业本上。不可以边玩边写,也不可以手上写着作业,心里却想着待会儿出去玩。
规则五,遇到难题请绕行,单独标记,重点攻破。
有些孩子写作业很慢,遇到不会做的题不“知难而退”反而“愈挫愈勇”。写作业中遇到的难题与“吃透”难题是不一样的,在写作业时遇到难题可以暂时避开,等完成作业后,向家长寻求帮助或到学校问老师。而在专门攻克难点和疑点时,就要“迎难而上”,积极思考解题思路,试着解答,如果花费很长时间依旧不会,那么就需要询问老师了。
规则六,“收尾”工作也必不可少。
写完作业后,要让孩子按照各科的作业清单“验收”作业,确保没有漏项。然后整理书包和书桌,保持整洁,这样的收尾工作必不可少。
小学生写作业是需要家长鼓励和积极引导的,一旦掌握了有效的方法,他们都能够顺利完成作业。
写作业这件事不能着急,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需要一个过程。家长可以跟他们分享高效写作业的方法,心理上积极支持,多鼓励他们。要相信,时间会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们要给孩子一些时间,等待他们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