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习才能走得更远

热爱学习才能走得更远

不得不说,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那些凭借自身学术造诣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光鲜外表下,藏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文学工作者要读万卷书,笔耕不辍,呕心沥血;科学家为了一项研究要做无数次的实验,在草稿纸上进行一次次演算。

热爱自己所做的事,那些枯燥又难熬的日子就有了意义,尽管坎坷曲折,也始终充满希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学习也是一样,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孩子对学习有持久的热爱。

思琪是一个很用功学习的孩子,学习的事情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她每天会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表学习,此外,她还会将当天要完成的事罗列在笔记本上,完成一项便在本上画一个对号。

小学升初中后,她有些不适应初中老师讲课的节奏。为了不影响学习进度,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复习,将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重新学习一遍,做课后的练习题。有一天,她在草稿纸上演算数学题,那个类型的题她每次遇到都会做错,尽管她很努力地学,可还是弄不明白解题技巧。在演算到第三遍时,她气得摔了笔,趴在桌子上生闷气。

妈妈闻声赶来,发现女儿情绪不对后,提议和她一起出去走走。

于是,思琪和妈妈一起到附近的公园散步。她对妈妈说了心里话:“妈妈,我觉得上初中后压力更大了,很多东西都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学,有些时候课本写的我弄明白了,但做题时还是不会。”

妈妈笑着说:“你遇到的这种情况妈妈从前也遇到过,明明老师讲的我都懂,可一做题就做错。后来我的老师对我说,老师在出题时都会留一个线索,这个线索就是解题的关键,做错题就意味着线索找错了,没关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再试一次,没准儿就可以柳暗花明了呢!”

思琪皱着眉头说:“上小学的时候我还觉得学习挺有意思的,可上初中后,老师总让我们做习题,做完作业还要写好多卷子,我觉得这太枯燥了,我们老师说等我们考上大学就好了,是真的吗?”

妈妈笑着对思琪说:“你的苦恼我也曾经历过,学习本身其实是很枯燥的,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反复地记忆,不断地练习。每天都努力学却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可一旦不学了,就会有明显的退步。你对英语和数学感兴趣,可是没完没了的单词和数学题已经渐渐磨灭了当初入门时的兴趣,那要怎么办呢?”

思琪也跟着问:“妈妈,那我该怎么办呢?”

妈妈说:“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学习,人们都说要热爱学习,可又有多少孩子真正喜欢学习呢?妈妈小的时候也不爱学习,如果可以不顾后果,妈妈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去玩。可什么都不学,长大后我们就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需要被迫谋生,忍受生活中其他的苦。既然学习是必要的,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的,那么我们试着爱上它,和它友好相处,不是很好吗?”

思琪又问:“那怎么才能爱上学习呢?”

妈妈回答说:“或许我们可以将学习看成是一种升级打怪的游戏,在游戏里,打到最后关卡都会有终极奖励。你的理想不是成为一名航天员吗?这就是你的学习游戏的终极大奖。在这之前,你需要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学会一点知识就能前进一步,做对一道题也能换取经验值。就这样一步一步积累,让自己爱上学习这款游戏。当你觉得很累的时候,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你心中最热爱的事情。”

思琪想了想,再次问道:“那妈妈,理想达成之后就不用再继续学习了吗?”

妈妈摇摇头,说:“学无止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这款学习游戏都会开发出相应的副本,慢慢地你会发现学习会给你带来许多好处,而这些好处会让你感到很快乐。”

思琪点点头,说:“妈妈,您说的话我听明白了,不过我需要时间想想。”

妈妈说:“慢慢来,不急。记住这一点,妈妈希望你能一直快乐,所以当你不开心时,可以和妈妈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思琪点点头应道:“好的,妈妈,我记住了。”

案例中的妈妈很关注孩子学习的状态,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时及时引导她,通过有效沟通来梳理孩子的心情。这位妈妈将学习比作“升级打怪的游戏”,将学习形象化,引导孩子去爱上学习。

求学之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让孩子主动以“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心要求自己,就需要引导孩子爱上学习。那么,如何让孩子热爱学习呢?我总结了几点经验分享给各位家长,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热爱学习之前,要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泰戈尔认为,孩子一开始必须通过对生活的热爱来获得知识,随后他们便会脱离生活去求得知识,再往后,他们又会带着成熟的智慧重返自己更为充实的生活。

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源于生活,源于大自然。在生活中遇到感兴趣的事,他们会主动去探索,这种求知欲从小时候就开始出现了。比如,当孩子外出赶上雷雨天气,妈妈告诉他电闪雷鸣是同时发生的,但他分明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个时候他就会好奇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就是兴趣的引线,可以将他对雷电的好奇转移到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上。

孩子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会发现各种有趣的东西,他们会发现知识就藏在生活里:生活中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和他人交流时会应用到语文和英语知识……设想一下,当孩子听到老人说“下雪不冷,化雪时冷”就会说出凝固放热、融化吸热的物理原理,他们会感到自豪吧。当孩子在国外旅行时可以用流利的外语和外国人交流,让孩子去问路或买东西,他们也会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正如泰戈尔所说,孩子的学习是不断地在生活中感知,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在经过学习后,再回归于生活,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爱上学习。

其次,孩子对学习的热爱需要家长悉心地引导,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制订学习目标进行自我激励,家长也要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学习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让孩子爱上学习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从各个方面配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把控好。

每一个孩子都有“学心”,它会给孩子带来力量,当他们在求学之路遇到难题时,它会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慢慢来,别心急,要保护孩子学习的“学心”。

爱,可以滋养“学心”。

孩子只有对学习发自内心地热爱,他们才会有决心坚持学习,去面对无数个用来做题的漫漫长夜。也只有热爱才会保持孩子自主学习的驱动力,给自己勇气和信念应对失败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