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小小的时间管理大师

做一个小小的时间管理大师

我们都知道,能够掌握自己时间的孩子,将来才会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学习的效率不在于学习时间长短,而在于能否高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因此,让孩子掌握一些有效的管理时间的方法很有必要。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种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希望对孩子学习时间管理有帮助。

(1)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是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科维提出的时间管理方法,我们可以将它应用在孩子学习上。让孩子将要处理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和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这一部分的事情往往是紧急发生,且影响巨大,不能被拖延,需要优先处理。比如,老师让孩子马上写一篇母亲节作文,要给报纸投稿,投稿截止日期为当天晚上12点。那么这件事就要排在首位,优先解决。

第二象限是很重要的事,但不具有时限性,没有时间限制。对于这类事情,可以先做规划,以后再执行。

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但是很紧急的事,这一类事情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委托他人去做。

第四象限是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孩子可以完全忽略不去做。

(2)二八法则,即80/20时间分配法。

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想要他们处理好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要让孩子抓住重点合理安排时间,将精力放在那重要的20%上面,让这20%的效率带动80%的发展。

时间管理需要抓主要矛盾,做最重要的事情。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做了很多没有效果却浪费时间的事,比如盲目刷题,耗费时间却不能提升成绩。而有些学生能够抓住那20%重要的事情,深挖所做题型的原理,找到老师出题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那么处理了这20%的事情就能达到80%产生的效果,相当于用20%的时间取得了80%的成绩,以小博大,效率达到最高。

(3)1万小时定律。

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1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都是天赋异禀,完全靠智商,很多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如果一个孩子肯每天花费3小时额外的时间去学习,专心利用这3小时,日日不间断,那么10年之后必定会有成效,考上理想中的学府。要让孩子懂得坚持到底的可贵,时间的积累会给他们带来质的飞跃。

(4)九宫格日记法。

九宫格日记法可以平衡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让学习更有效率,家长可以教孩子用神奇的九宫格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首先让孩子在纸上画上一个3×3的九宫格,在中间的格子写上“我的计划”或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接着在附近的8个格子里写上要完成的事情,可以将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写出来,按照家庭、学习、健康、爱好、社交等分类,然后分别在每个格子里写上相适应的目标,最后按照九宫格里的目标执行。九宫格计划可以做周计划、月计划或年计划。等计划的时间到了的时候,让孩子检验计划完成的情况,及时做总结,再制订下一个九宫格计划。

(5)吞青蛙法。

学习时,孩子们总会遇到不想面对的问题,比如那些偏文科的学生在面对数学时很头疼,一见到数学题就从心理上厌烦,觉得完全在浪费时间,根本学不会。可教育需要全学科平衡发展,每一科都很重要,只有将每一科都学好,总分数才会提升得快,因此,数学不得不学,也必须要学好。那怎么办呢?

越是学不会,就越要下功夫,将数学当成一只青蛙,然后一口吞掉它。丑陋的青蛙都吞掉了,后面就没有让人难受的事情了,学习起来也心情舒畅。

对于偏科的同学来说,他们就有必须要吞掉的“青蛙”,正如伯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一书中写道:“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青蛙,不要长时间盯着它看。如果你必须连着吃掉三只青蛙,记得要先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如果偏科的同学每天都能将最难为他们的学科吃掉,攻克了最难而又很有意义的题,那么接下来他们的学习会更高效而愉悦。

(6)GTD法则。

GTD即“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意思是“把需要做的事情处理好”。它要求我们提前将要做的事情整理好,并且记录下来,然后合理安排这些事情,按照计划一一实现。GTD的操作步骤为收集、厘清、整理、回顾、行动。

收集就是将近期需要处理的事情罗列出来,一一记录在列表里。

厘清是判断收集的材料是否具有可行性,预判做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

整理是将事情按照类别整理出清单,方便观看。

回顾是定期检查更新,将新增加的事情更新进去。

执行,任何计划只有被执行才能发挥作用,现在就可以选择清单上的事情去处理和解决了。

一般来说,当孩子有很多学习问题需要解决时,尤其在暑假前,各科老师都会布置家庭作业,孩子们会觉得突然间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并且要在开学前完成,难免会心生烦闷,总觉得有杂事萦绕在心头。那么这个GTD法则即可将这种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解除。它是怎么解除的呢?让孩子将作业按照学科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分配到每一天进行。当划分好后,他们会发现作业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繁杂。那还有什么可烦的呢?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就是了!

(7)冥想5分钟法。

学习很累,放松心情必不可少。

冥想是最佳的放松方法,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冥想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神秘,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之余通过冥想5分钟来放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冥想5分钟是如何进行的。

首先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在学校空旷的操场上,夜晚寂静的星空下,海浪拍打的沙滩上,或者只是在卧室里的椅子上。闭上眼睛,放松,试着做5个深呼吸。

吸气,深深地吸气,默默数数,从1数到5。停顿一下,然后呼气,长长地呼出去,依旧像吸气时数5个数。停顿一下,再次进行吸气和呼气。5次深呼吸后,回味一下,是不是烦恼和沉重的心情已经在刚才的一呼一吸中慢慢排出去了,好似杂念被排空,心无旁骛了,现在又可以集中精神学习了?尝试一下,孩子会感受到心情的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