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孩子触手可及的榜样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在探索阶段的孩子很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做事,他们在模仿上的潜质是巨大的。身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榜样的力量。
对于孩子而言,榜样就像是一盏明灯,可以指引他们前行的方向;也像是一缕阳光,为他们照亮彷徨的道路。
杨绛先生曾说过,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在教育女儿方面,杨绛和钱锺书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十分热爱读书,女儿在耳濡目染中也学会了自主读书,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怎么样都不会丢开书本。爱看书的父母必定会培养出爱看书的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
想要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榜样的作用很大,言传不如身教。
小涛进入小学后,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差,每次做作业都要奶奶三催四请,就算搬个板凳坐在他旁边监督也不行,他一会儿玩玩铅笔,一会儿捏捏橡皮,没写几个字,又想去客厅拿玩具。原本一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他磨蹭到3个小时也才写了一半。不仅如此,小涛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老师留的作业也记不全,搞得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
奶奶很着急,她将小涛的“事迹”讲给爸爸和妈妈听,希望他们可以找到合适的办法来帮助小涛,提高学习成绩。到了晚上,等小涛睡着后,妈妈对爸爸说:“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自己学习,主动去学比我们逼着学效果会更好,好的教育一定要言传身教,我们做父母的也要以身作则。”
爸爸觉得有道理,两个人商量好,只要在家,就拿本书看,妈妈坐在小涛的学习桌前,而爸爸坐在沙发上看,奶奶也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小涛起先觉得没有人催他写作业,很高兴,一会儿拼乐高,一会儿玩变形金刚。等他玩累了,发现爸爸、妈妈和奶奶还在看书,他也有些好奇了,去问爸爸:“爸爸,看书有意思吗?”爸爸回答:“很有意思啊!”小涛又问:“比玩乐高还有意思?”爸爸点点头说:“当然,爸爸可以从书里学到很多东西。”小涛想了想,又看了看妈妈,也坐在沙发上拿起课本来看。
刚开始,小涛只看了10分钟,可是过了几天,他看到家里人忙完事情都会拿起书来看,他也主动拿书来看了,而且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也会主动去写作业了。一个月后,他渐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有时还会要求妈妈带他去图书馆。
既然榜样的作用和力量如此强大,那么在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发自真心地想要继续学习。
好好学习的状态是不可伪装的,有些家长美其名曰和孩子一起学习,但当孩子学习时,他们拿着书根本读不下去,甚至有些家长将手机藏在书里伪装在认真看书。父母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并不是指逼迫自己学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可以让自己处于“充电”的状态。比如我有时会在饭桌上跟侄子分享创作的过程。我告诉他,自己也会遇到瓶颈,感觉写的任何东西都不好,陷入自我否定当中。这个时候我不会放弃,会从最基础的地方思考,多看书,学累了出去散散步,平复心情,以此来走出困境。侄子很喜欢和我一起学习,他觉得我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让人看着很有力量。在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时,父母应首先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其次,让孩子成为父母的骄傲前,父母首先要成为孩子的骄傲,辅导孩子之前,父母要先提升自己。
同事张淼会利用午休时间学习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本,一边学一边做笔记。提前学一遍孩子的数学课程是她从孩子一年级就开始的,她认为,只有自己先将课本上的知识学习明白了,全部弄懂了,当孩子问问题时她才能和孩子一起找到答案,研究怎么去做。小学课本上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让成年人按照小学生的思维学习课本也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但是她乐此不疲,一直坚持不懈。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她被老师邀请做线上分享,向其他同学和家长分享教育心得。张淼在做线上分享时,她的孩子应该是为她感到自豪的吧!她成为孩子的骄傲。相应地,孩子也很喜欢和她一起学习,一起讨论解题方法和技巧,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
最后,父母在约束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父母在要求孩子学习时,自己也要奋进,努力向上。
托尔斯泰曾说过:“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或缺,要给孩子一个触手可及的榜样。我认识一位父亲,他下岗时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一个刚上初中,另一个上小学五年级。当年他的确分到了一笔补偿金,但对于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那些补偿金可谓杯水车薪。当年在县城的就业机会少,他做过值夜工作,在热电厂烧锅炉房,也在工地搬过砖,什么辛苦的工作都做过。但他没有因为失业前是领导就心理失衡,一心一意想着赚钱供孩子上学。他告诉孩子:“我供你们去读书,是想让你们以后工作多一个选择,而不是像爸爸现在这样下岗后被迫谋生。爸爸想要你们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学习这件事需要你们去努力,爸爸和妈妈帮不了你们什么忙。”

这两个孩子将父亲的努力看在眼里,也深刻知道学习的意义,他们想要改变命运,就需要像父亲一样不放弃,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当父亲深夜还在外面赚钱时,他们在书桌前复习功课,做各科的卷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毕业后都成为工程师。
这就是父亲给予孩子的榜样力量,他通过实际行动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看法,激发他们主动去学习、去努力。
列夫·托尔斯泰还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就是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么身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父母就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
想要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孩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些习惯和能力也是通过潜移默化培养的,是需要日积月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的。
让孩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学习的意识,就需要父母在平常的家庭教育和生活中慢慢渗透,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要心急,给孩子时间去适应,直到他们主动去学、去做。
坚持和孩子一起培养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相信孩子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