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随着孩子课业的增加,课外辅导班骤增,孩子很难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虽然是小孩子,却也像成年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中,有的压力来自父母和老师,有的压力则来源于自己。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学习动力,但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调节学习心理。要知道,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
有的孩子拥有完美主义心理,对自己要求严格,凡事追求完美,考试只要考不到100分就不算成功。如果你的孩子出现类似的心理,你就需要增加对孩子的关注度了,要恰当地引导孩子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
小雯的父母坚持严格教育孩子,并且从很小就给孩子定规矩。他们认为孩子懂规矩,知礼仪,才能成长得很好,长大后也能很快融入社会,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扛得住压力。
每次考试前,小雯的父母就会说:“只要考试得了100分,就会得到爸爸和妈妈的奖励。”小学低年级的题目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只要努力就能得100分。而得了100分后,小雯就会很开心,父母也会按照约定给予她奖励,有时是带她去游乐场玩,有时会给她买一个礼物。但她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能得100分,当得不到满分时,她就会很沮丧,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渐渐地,小雯有了满分心理,不管怎样,只要考试没得满分,她就不满意。有一次,她期末考试语文得了93分。下课后,老师发现小雯趴在桌子上哭,于是把她单独带到办公室开导。
小雯哭着说:“考不到100分就不是考好,妈妈会不高兴的。”
老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帮她擦干眼泪,说:“怎么会呢?这次考试的题目有些难,你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你会认为妈妈会不高兴呢?”
小雯看着老师说:“考满分的话,妈妈会给我买礼物,会对着我笑,不是满分的话,妈妈就不笑了,也没有奖励了。”
老师引导着说:“小雯,老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严格。但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你要这样想,满分只是众多学习成绩中的一种,是很好,但没有得到满分也不是失败。只要把学的知识吸收了,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考试只是一个形式,是检验你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方式,很平常,它没有那么重要,你可以试着看淡一些。”
小雯摇摇头,说:“考试很重要,妈妈说了,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
老师继续引导:“妈妈说得也对,每一场考试我们都需要认真对待,要好好复习,好好考试,但也不要过分追求考试结果。比如,这次没考好,是生字认识得不够,那你就可以在这方面多加练习,不得满分,你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对吗?”
小雯点点头,说:“老师,我会把那些不认识的字练会的。争取下次考试得100分!”

经过和小雯的沟通,老师意识到她拥有完美主义心理,事后及时和小雯的家长沟通,平时也格外关注她的情绪,多引导她走出满分情结。
通过上述的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孩子出现完美主义心理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家长的行为引导,过分追求完美结果,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只有完美表现,父母才会高兴”;第二点是孩子本身对自己的要求过高,陷入了完美主义的陷阱,产生了错误的意识;第三点是外界环境的影响,错误的“第一”观念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压力。
分析出孩子完美主义心理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呢?让我们来看看小雯的满分情结是如何解开的。
第一,家长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给孩子不完美的空间。
小雯的父母在和老师沟通后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出现了问题,他们把孩子引到了一个美丽的误区,令孩子过分追求完美,渴望满分。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小雯的父母开始改变教育方法,不再以100分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订立要以掌握知识点为出发点,不过分追求结果,要把握学习的过程,只要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哪怕只有一点儿,那就是成功,就是完成了学习目标。没有了父母的压力,小雯的心情也欢快了许多,慢慢地,她对100分的渴望没有从前那样强烈了。
给孩子一些不完美的空间,孩子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第二,引导孩子的意识,将孩子的注意力从“100分”这个结果转移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上。
当父母的关注重点不在100分上,孩子也会逐渐转变思维,从主观上意识到分数只是一个结果,掌握知识更重要。当小雯认识到100分没有想象中那样重要后,她不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没考到100分也不会难过了,反而会认真研究做错的题,梳理知识点,找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三,完美是不存在的,总要有人是倒数第一。
要引导孩子懂得,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慢慢地,我们会知道学无止境的内涵。我们以为全都复习过了,做了万全的准备,可是考试当中仍有许多变数,也会碰到不会做的题。我们要把这些难题当作挑战,而不是苛责自己为何不会做,用完美主义去约束自己。
第四,锻炼孩子的逆商心理,接受真实的自己。
案例中,小雯的语文考试成绩与她的预期有差距,她便消沉失落,甚至趴在桌子上痛哭。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成绩不好便会哭泣的孩子,其实,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哭可以释放心中郁结的消极情绪。重要的是哭过之后应该如何做。
在孩子遇到难题或遭受挫折时,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走出负面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快走出困境。必要时,要孩子接受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的不足,告诉孩子:“没关系呀,这些都是小事,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改正错误就好了。”
对于孩子来说,不完美才是他们身上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只要家长和老师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支持他们做自己,他们就有机会将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样子。
所以,从此刻起,告诉孩子不完美才是真的完美,给孩子一些犯错的机会,给他们留有不完美的空间,只要他们每一天都在努力积累知识和技能,在一点一点进步,这就是成功的,是高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