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和张常侍①

岁暮和张常侍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①何注:时义熙十四年冬。澍按:张常侍,当即本传所称乡亲张野。《莲社高贤传》:“野字莱民,南阳人,居柴桑,与渊明有婚姻契。征拜散骑常侍,不就。”但野以义熙十四年卒,题不应云“和”。详味诗意,亦似哀挽之辞。或“和”当作“悲”。又野族子张诠,亦征常侍。或诠有挽野之作,而公和之耶?

②何注:《古北门行》:“市朝易人,千载墓平。”

③汤注:“悲泉”见前,“骤骥”言白驹之过隙。

④澍按:《秦誓》言:“番番黄发[9],旅力既愆,我尚有之。”此反其语,故以秦穆之谈为阔,言老无能为也。

⑤各本作“厉厉”,焦本作“洌洌”。何校宣和本同。

⑥李注:酤,一宿酒也。

⑦汤本云:一作“欣”。

⑧何注:刘履曰:“按晋史义熙十四年十二月,宋公刘裕幽安帝于东堂,而立恭帝。靖节和岁暮诗,盖以适当其时,而寄此意焉。首言市朝之变,岁月之逝。中言风云气候之厉,人物纠纷之苦。末又自言穷通憔悴,莫可如何之势。而抚己履运,有不胜其愤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