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人孝传赞
2025年08月10日
庶人孝传赞
江革 廉範 汝郁 殷陶
江革,齐人也。汉章帝时避贼,负母而逃。贼贤之,不害而告其生路。竭力佣赁,以致甘暖,和颜悦色,以尽欢心。欲亲之安,自挽车以行。乡人归之,号曰江巨孝。位至五官中郎将,天子嘉焉,宠遇甚厚。告归,诏书褒美。就家礼其终身,以显异行。
廉範,①京兆人也。少孤,十五入蜀迎父丧,遇石船覆,範抱棺②而没。船人救之,仅免于死,遂以丧归。及仕郡,拯太守于危难,送故尽节。章帝时为郡守,百姓歌咏之。夫孝者,人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是以範之临危也勇,宰民也惠,能以义显也。
汝郁,陈郡人也。五岁,母病不食,郁亦不食。母怜之,强食。郁能察色知病,辄复不食。族人号曰异童。年十五,著于乡里。父母终,思慕致毁,推财与兄弟,隐于草泽。君子以为难。况童龀孝于自然,可谓天性也。
殷陶,汝南人也。年十二,以孝称。遭父忧,率情合礼。有长蛇带其门,举家奔走。陶以丧柩在焉,独居庐不动。亲戚扶持晓喻,莫能移之,啼号益盛。由是显名,屡辞辟命。③夫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陶孝于其亲,而智勇并彰乎弱龄,斯又难矣。
赞曰:
事亲尽欢,其难在色。彼养以禄,我养以力。义在④爱敬,荣不假饰。嗟尔众庶,鉴兹前式。
①《后汉书》範作“范”。
②一作“执骸”。
③何注:《后汉·范滂传》:“滂事释,南归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数千两。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滂,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窃意此殷陶,必是此人。《广五行记》载殷仲文事,与此载陶事颇同。然仲文乃靖节近时人,其人靖节岂肯取之?陶事《范书》失载,蔚宗当时殆未见《靖节集》。若《广五行记》所载,或因陶事而误记为仲文,亦未可知,盖《晋书·仲文本传》无记所载事也。
④一作“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