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①汤本云:一作“之”。

②汤注:《淮南子》: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何注:《乐书》:筑似筝,十三弦,颈细而曲,以竹鼓之如击琴然。

③汤本云:一作“起”。

④汤注:鲁勾践闻荆轲之刺秦王曰:“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⑤何注:刘履曰:“此靖节愤宋武弑夺之变,欲为晋求得如荆轲者往报焉,故为是咏,观其首尾句意可见矣。”蒋薰曰:摹写荆卿出燕入秦,悲壮淋漓,乃知浔阳之隐,盖未尝不存子房博浪之志也。

《朱子语类》: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何孟春曰:魏阮瑀有《咏二疏》、《三良》、《荆轲》诗,渊明拟之,厥意固有在矣。

黄文焕曰:《咏二疏》、《三良》、《荆轲》想属一时所作,大约在禅宋后也。知止弃官,本朝犹不肯久恋,况事易代,此渊明之以二疏自比也。祚移君弑,有死而报恩如三良者乎?无人矣。有生而报仇如荆轲者乎?又无人矣。此则以吊古之怀,洒伤今之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