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车色彩

二、汽车色彩

汽车色彩包括车身外表油漆的色彩和内饰各种材料的色彩。车身内部乘坐环境及汽车外表与环境色彩协调时,能给乘客及行人以美的感受。汽车的色彩对城市和道路的美化及对人们的精神感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此外,研究驾驶员的色觉对于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全的操作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汽车色彩作为汽车造型设计的一部分,直接由设计师主导,受到汽车造型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造型搭配不同的色彩,这是设计师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合适的色彩能更好地烘托设计,表现出汽车的特质。在成品车中,色彩是消费者购车的重要依据,甚至会影响到车价的差异,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型号的汽车可能会因车身色彩不同而存在价格差异,因此汽车制造厂商十分重视市场对色彩的反应。

圆润丰满的汽车:小巧圆润的造型,多使用纯度高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等,可以给人带来整体感。

弧面有锋利折线的汽车:它们的造型给人力量、张扬、攻击性、速度快的感觉。这类汽车的弧面需要用比较浅的色彩来体现光影变化,从而表现弧面的凸凹转折。锋利的折线也需要浅色或者银色的、金属感强烈的色彩来体现凸凹的光影变化。银色也给人张扬、炫耀的感觉,正好符合这类汽车给人的视觉特征。

造型相对规整的中大型轿车:这类车设计保守、内敛、简练。黑色、深灰色、褐色等是搭配这类车的常见选择,而且深色能够修饰这类车过于庞大的身躯,可使其在视觉上显得小一些。

汽车的原色可分为基本色和流行色。基本色是市场需求基本不变的重要色彩,它们仅受到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的影响而稳步发展。流行色属于流行色彩,根据时势而变,不同时期的汽车流行使用不同的色彩。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汽车的流行色彩呈现着周期性的变化,在轿车领域,流行色的变化特别明显。汽车流行色具有时间性,这是世上凡是可以流行的东西的共性。但是,汽车流行色的变化是缓慢的,它在一段时期只是呈现一种增长或者衰减的趋势,不像服装流行色那样一年一种色调。与时装相比,轿车在产品开发周期初期(概念车设计阶段)选用流行色的时间要晚2~4年,因为轿车的开发周期是3~5年。

汽车常用色彩及其带给人们的感受如下。

汽车色彩含义

银色:当汽车被许多高科技设备包裹起来时,人们开始崇尚信息科技革命的成果,炫耀高科技产品,银色和金属灰色的汽车正好能够反映人们的心理诉求,是最具动感的色彩,视觉上最不容易感到疲劳。银色具有高雅、朴素、沉稳、低调,给人以稳重、安定的感觉。

白色:白色运用在设计中更容易体现出圆润、饱满、流线的效果。对于现在流行的车身有棱有角的凸凹设计,白色由于其阴影明显,故很容易体现出车身的起伏转折和形体结构。白色是全色光,是光明的象征,给人以明快、活泼、大方、清洁的感觉,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且白色车身较耐脏。另外,白色是膨胀色,容易使小车显大。

黑色:黑色是一种矛盾的色彩,既代表保守与自尊,又代表新潮与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感觉。黑色也是中间色,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黑色一直是公务车最常用的色彩,可以使汽车显得气派十足。

红色:红色能很好地突显汽车的速度和动力,令使用者精力充沛、热情勇敢。红色汽车能够吸引大众眼球,容易引起注意,但是红色又最容易使人的视觉产生疲劳。红色是别致又理想的颜色,非常适合跑车或运动型车。

黄色:黄色是扩大色,给人以光明、辉煌、灿烂、忠诚和充满希望的感觉,在环境视野中很显眼,跑车和小型车用黄色非常合适。香槟色是由黄色派生出来的金属漆色彩。

图3-2-10所示为一汽大众迈腾轿车颜色的命名。

(二)汽车色彩的设计

现在,汽车已经从身份的象征慢慢变成大众化的商品了。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不仅仅满足于性能、品牌、价格、外观设计和油耗,也会考虑色彩。在接触到一款新车型时,“以貌取车”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通常,人们第一眼看到的是汽车的外观色彩,然后才会去关注它的造型、性能与配置。所以汽车的外观色彩就相当于人的面貌,是汽车展现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因此,汽车外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3-2-10 一汽大众迈腾轿车颜色的命名

很多汽车公司不敢小看色彩的含金量。不同的汽车公司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的车身色彩谱系,这种对车身色彩的设计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例如,奥迪公司先选好准备推出的汽车款式,再请英国环球色彩公司为其提供10~20种色彩,最后由奥迪公司在其中选择并确定设计汽车的色彩。再如,曾为丰田汽车公司提供过色彩咨询服务的色彩顾问于西蔓女士告诉记者,丰田汽车公司1 000多人的设计科研中心,有一半以上的设计人员拿到了日本文部省颁发的色彩搭配师证书,但丰田汽车公司却仍然把汽车的色彩设计工作交给立邦色彩研究中心,然后再由丰田汽车公司取得色彩搭配师证书的人员对色彩提出建议。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色彩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作用,不但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还能提高产品的品质。汽车色彩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汽车的色彩配合必须有一个主调

汽车的内外色彩要统一协调,忌杂乱,要分出主次。一个配色方案只有主调明确,其余色彩围绕其进行变化,从而获得“多样统一”的效果,才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2.在主调之下要有协调的变化和对比

由于汽车各部分功能作用并非是均等的,设备与环境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例如,汽车内饰中一般最引人注意的部分是仪表板和座椅,在这些主要部分使用的色彩也应比较醒目,而其他部分的色彩既要与这些主要部分的色彩协调,又应有一定的变化;不可使用千篇一律的平淡色调,更不可形成喧宾夺主的效果。

3.选择汽车色彩的主调必须注意使用的场合和使用的级别

由于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大家对色彩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感受。在市场细分的今天,成功的汽车外观色彩设计能帮助汽车公司划分销售人群,如黑色是权力、威严,具有严肃、刚韧、庄严、神圣的象征,是尊贵的颜色,其主要消费群体是中年人,并且以男性为主,其中私企老板、国家机关干部和自由职业者是黑色汽车忠诚的追随者。

4.汽车色彩的主调应适应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汽车应尽量选用高明度的色彩为主调,这不仅从感觉上给人以凉爽的效果,从色彩对辐射热的吸收能力上来看,浅色反射力强,而深色吸热能力强;反之,在寒冷地区,汽车色彩多为较暗的色彩主调,特别是内饰,更应以暖色主调为宜。

5.汽车色彩的主调应考虑环境影响

设计汽车色彩的主调需考虑环境影响。一方面,很多汽车行驶在城市街道环境中,对整个城市环境色彩起到极大的装饰、点缀作用,不应有使汽车色彩与环境的主要色彩发生碰撞的现象;另一方面,汽车色彩要适用于道路环境的状态。例如,在道路条件差,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环境,汽车色彩不宜过分鲜艳,否则极容易由于受到污染而变得十分难看。如果采用较暗的复合色,则比较耐污染,故设计汽车色彩时将其置于环境色中考虑更为合理。

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某些色彩逐渐具有特殊意义。例如,消防车采用红色,医疗救护车采用白色,中国的邮政车采用绿色,军用车一般为深绿色,工程机械用车多采用黄黑相间的色彩等。有些汽车还在底色上搭配功能标志和图案,如救护车上的红十字标志和冷藏车上的雪花标志、企鹅图案等。

(三)汽车色彩与安全

汽车的行驶安全与制动性、操作稳定性等因素直接相关,但也与色彩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视觉上,色彩具有收缩性和膨胀性。此外,汽车色彩的深浅在不同光强条件下的反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清华大学汽车系和大陆汽车俱乐部(CAA)曾经对黑、蓝、绿、银灰、白五种不同色彩轿车的视认性和安全性做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色的黑色车在清晨和傍晚时段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最难被肉眼识别,而浅色的白色和银灰色则容易辨识,所以黑色车的色彩安全性较白色和银灰色车辆差,而绿色和蓝色车的颜色安全性居中。

根据大陆汽车俱乐部针对5 158起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可知:黑色汽车的事故率最高,白色汽车的事故率最低,其他色彩汽车的事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绿色、棕色、红色、蓝色和银灰色。

由此可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汽车色彩最好选择浅色或膨胀色。白色是安全色较佳的选择;银灰色汽车看上去高雅,而且遭遇车祸的概率也比其他色彩的汽车低得多。

学习研讨

学习评价

习题测试

1.汽车车身造型主要经历了马车型、箱型、(  )、(  )、鱼型、(  )、(  )等阶段。

A.甲壳虫型 B.船型 C.楔型 D.子弹头型

2.1936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林肯·和风牌小客车,这标志着(  )汽车已经达到了实用水平。

A.流线型 B.船型 C.楔型

3.(  )汽车的成功在于其突破了当时汽车发展的“瓶颈”,降低了风阻系数。

A.甲壳虫型 B.船型 C.楔型

4.船型汽车阶梯状的尾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后来,人们把车后窗玻璃逐渐倾斜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  )汽车。

A.甲壳虫型 B.鱼型 C.楔型

5.具有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前部减低、后部比前部略高造型的汽车叫作(  )汽车。

A.甲壳虫型 B.鱼型 C.楔型

6.(  )色是最能反映汽车本质、最具动感,且最不容易在视觉上让人感到疲劳的色彩。

A.白 B.黑 C.银

拓展阅读

汽车品牌家族造型特征是汽车品牌形象识别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汽车品牌家族造型特征表现得最明显、最突出的就是汽车前脸的造型,具体表现为进气格栅与前照灯以及保险杠的整体造型设计。汽车造型设计师运用外形、线条、曲面、色彩、材质、纹理等造型语言,设计出符合某种规则、风格类似的前脸形态,这样可以保证同一品牌、不同车型以及同一车型、不同年代的造型具有类似的特征,使消费者一眼望去就能联想到该品牌汽车的历史和文化。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汽车造型与色彩的相关知识。

红旗H7造型欣赏

奥迪车身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