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熟悉和调整

一、汽车的熟悉和调整

汽车的熟悉与调整

长时间驾驶汽车之后,人体各个部位都反映出诸多不适,比如头晕脑涨、肩颈疼痛、腰酸背痛和腿部不灵活等现象。其实,这些都与我们平时开车的姿势有关,正确的坐姿能让驾驶员和乘客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害;因此,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一)调整座椅和头枕

驾驶员驾驶前的第一件事是调整座椅,其中包括高度、前后距离以及椅背倾斜角度;这同时也关系到腿部与制动踏板、油门、离合器的距离,以感觉舒适、可操控性强为宜。调整座椅时一般根据自己的身高,确保脚把油门、制动踏板或者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腿部呈自然的微微弯曲状态,此时座椅的前后距离最合适。如果腿部完全绷直,既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又容易在发生碰撞时导致腿部受伤。

头枕的硬度一定要适中,这样才能在复杂地段行车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另外,头枕的位置应在后脑勺的中心对着头枕的中心点。同时,驾驶员的后脑最好别紧贴头枕,也不能离得太远,保持大约两根手指的距离,可以起到最佳缓冲效果。

(二)校正方向盘

将手臂伸直搭在方向盘顶端,手腕部位刚好能落在方向盘边缘上,这说明方向盘已调整到正确的位置。这时如果双手分别握住方向盘的9点和3点位置,手臂应该刚好呈略微弯曲的自然放松状态。方向盘边缘也不会阻碍视线,可以清楚看到仪表台的各项显示。当驾驶员的目光平视时,视线能够落在前挡风玻璃的中线上,这样就能够保持最佳的视野,如图8-2-1所示。

(三)调整安全带

安全带(图8-2-2)由强度极高的合成纤维制成。系上安全带后,卷收器会自动将其拉紧;当车辆出现紧急制动、正面碰撞或发生翻滚时,安全带会受到快而猛的拉伸,使乘员紧贴座椅,避免由于摔出车外或受到碰撞而受伤。但是由于驾乘人员的身材各不相同(有时差别很大),肩部的高度差异也会很大。可调高度的安全带可以通过调整位于座位旁边的处于最高位置的固定点(通常在B柱上),来适应不同身材驾乘人员的肩部高度,作用于有效位置,从而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保护。

安全带要系在肩胛骨位置,高度绝对不能低于肩部,最好高出5~10cm,并保证在系上后,安全带从左侧锁骨中间穿过。注意,男士开车时,一定要把领带放在安全带外面。

图8-2-1 正确校正方向盘

图8-2-2 正确调整安全带

(四)调整反光镜

每辆汽车上都安装了三个后视镜,即左侧后视镜、右侧后视镜和中央后视镜。驾驶员要先把座椅调整到最舒适的驾驶位置,再调整后视镜。

调整好后视镜后,才能减少盲区,降低驾驶风险。调整左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时,应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调整左、右位置时,应将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由于驾驶座位在车辆左侧,驾驶员较难掌握车身右侧的情况;因此,调整右侧后视镜上、下位置时,使其照出的地面面积应大些,约占镜面面积的2/3,而将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至车身占镜面面积的1/4,如图8-2-3所示。

图8-2-3 正确调整左、右后视镜

中央后视镜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看不到自己,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调整要领是: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即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左右移动,把自己右耳的影像放在镜面的左缘,如图8-2-4所示。

图8-2-4 正确调整中央后视镜

(五)熟悉汽车基本电器开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接触到新车或者陌生的车型,比如刚买了新车或临时使用朋友的车,这时驾驶舱环境对自己来说多少会有些陌生,自己熟悉的功能及按键一时找不到,导致很多实用性功能成了摆设。部分汽车基本电器开关如图8-2-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