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讲坛为建水旅游支着儿
从太和元气坊进入文庙,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矗立于泮池前。铜像捐赠者为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
1997年7月,汤恩佳博士应云南省政协领导和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之邀到建水考察。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建水文庙,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的建水,让一生致力于弘扬儒家思想的汤恩佳博士十分感慨,当即决定给建水捐赠孔子铜像一尊。2000年冬,孔子圣像在建水文庙落地,前来参加揭幕式的汤恩佳博士出席演讲,其对儒学的推崇令人印象深刻:“儒学作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人类道德的基础,它具有的普遍性、超越性使其超越东方民族、东方文化的范畴和地域,而具有世界意义。
5年之后,汤恩佳博士第三次来到建水,参加建水孔子文化节重头戏之一的名家讲坛。9月28日下午,文庙府学大堂座无虚席,“家文化与和谐建水”思想论坛在这里举行。论坛由云南大学校长吴松主持,县委书记王守愚致辞。
汤恩佳博士作题为《儒教、儒学、儒商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研究儒学、弘扬儒教、发展儒商,对人类的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的民族性,增强本土宗教竞争力,同时保护多元文化生态,实现多元文化的共荣共趣,创造世界各大宗教繁荣共存的景象;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团结精神轴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全球华人大团结;可以培养人类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培育经济伦理和生态伦理,提高人类生活的精神质量;可以促进世界和平。
汤恩佳博士将传统儒学赋予现代意义,其自身就是名副其实的“儒商”以儒学创业经商并大获成功的典范。他强调诚信仁爱,重视商业道德,在他的价值观中,小到个人经商,大到国民经济,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他认为,建水举办孔子文化节有利于儒家文化在云南的传播,提高建水影响力,推动建水文化产业的发展。
台湾《古今文艺》副总编、儒学专家陈琦平先生在论坛上引经据典,阐述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儒家文化与建水文化产业”云南课题组专家郝朴生教授从分析建水文化资源入手,就如何打好文化牌、构建建水文化,如何借势造势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旅游商品开发,政府在发展文化旅游当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用翔实的资料给出了云南旅游大省建设背景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建水方案。
“儒家文化与和谐建水”思想论坛无疑是建水一次高水平、高层次的思想峰会,资深专家学者在中国最大的地方性文庙,于建水孔子文化节这个重要的时点深入探讨儒家文化与和谐建水建设的关系,为建水文化旅游产业出谋划策,可谓春风送暖。2005年,建水刚刚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县域文化建设试点县。作为滇南文化重镇,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在来临,名家论坛不仅充实了孔子文化节活动内涵,更为建水县域文化建设吹响了“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