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开幕式·祭孔大典

文庙开幕式·祭孔大典

9月的古城,秋高气清,文庙焕彩,圣殿流光。9月28日,建水文庙彩旗飞舞,队列威仪,古筝悠扬,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举行,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建水文庙,共同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2568周年诞辰:

秋日晨气微凉,云层笼罩天空,文庙庄重肃穆。9点,开幕式开始。县委副书记、县长冯林春主持开幕式,他说,祭孔是建水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祭祀礼仪,从元朝至今,儒家思想、儒家教育、儒教礼仪温润了这片土地。举行祭孔仪式,旨在继承发扬中华5000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以此搭建平台,共谋发展。

中共建水县委书记丁昆致辞:“祭祀,是为了缅怀;缅怀,是为了记住:记住,是为了传承和发扬。自公元1285年临安广西道宣抚使张立道始建文庙以来,儒学文化的种子就在建水大地生根发芽。从此,建水开启了‘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讲学传礼、重教兴学之风,千年建水古城斯文在兹,风采熠熠。

墨香古城展礼教,上善建水施德政。近年来,建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54万各族人民,强化产业经济建设,心系社会民生福祉,旅游胜地、农业福地、教育高地建设蒸蒸日上。随着建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水临安古城、建水西庄紫陶小镇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人文之美、环境之美、生活之美正逐步成为建水‘决胜全面小康’的最强音。

文润建水千百年,斯文之地又逢春。建水热忱欢迎各界人士走进千年古城临安,去触摸、聆听、感受建水灵魂深处的儒家思想,品味千年建水古城浓墨淡彩间的古城新意,领略建水千百年来积淀的中原记忆、乡愁记忆、国宝记忆、自然记忆、文化记忆和感恩记忆。”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烨宣布“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开幕!”州政协副主席李相如出席开幕式、

过山号长鸣,锣鼓敲响,和平鸽飞起,绸扇飞舞,彩球升空。音乐声中,舞蹈《墨香建水》蹁跹开场,舞者身着白色交领上襦、蓝色下裳的传统汉服,上衣下裳象征天地两仪,后背的中缝警示人们做人正直、公平。舞者们将儒学教育融入舞蹈中用艺术的方式来展现人们对儒家文化的追崇和对圣人的缅怀。台上的孩子们,连同台下泮池边、思乐亭、太和元气坊下的嘉宾和观众,千人齐诵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诵毕,祭孔祀典正式开始。

“斯文在兹,内外肃静,位列肃立,恭请圣像”。随着祭祀总提调抑扬顿挫的口令,孔子圣像徐徐展开,全场人员三鞠躬。礼毕,恭请圣像入殿起鼓、鸣锣、奏大乐,祭祀方队随着总提调入棂星门穿过杏坛,到达大成门,鸣炮三响,点燃圣火,开启大成门恭请孔子圣像进入先师庙,

参加祀典的人们在庙前就位肃立。随着总提调一声“上贡品”,参祭人员将三牲、蒸糕、时令水果、葱、糖、酒等祭品献上案桌,2名司仪将祭品摆放好便肃立在侧。

县委书记丁昆面对先师圣像,恭读由张绍碧先生撰写的祭文:“华夏文明,瀛寰灿烂。大哉孔子,德侔青山。祖述尧舜,文武为范。君子不器,大儒是望……不忘初心,民本为纲。同心同德,和合共襄。砥砺前行,共赋华章。为祈为祷,伏惟尚飨。”

祭文诵毕,引赞、陪赞就位,三献礼仪式开始,发鼓三通,鸣金三响,奏大乐。随着乐声,两名祭司行礼叩拜圣人。少顷,雅乐再起,乐师们奏且吟唱,舞佾生随着弯腰三鞠躬,主祭人、陪祭人入先师庙敬献贡品。拜毕、在《宣平之章》《秩平之章》《叙平之章》歌咏声中,摇麾起舞,鼓乐起,一名祭司挥起幡旗,舞佾生右手执羽,左手执箭随着曲调款款起舞,舞姿温婉柔和,古朴庄重,充满仪式感。参与祭祀的各个代表方队、游客、自发而来的市民依次向圣人敬献花篮并祭拜,有年轻稚嫩的学生、意气风发的青年、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有大人怀里懵懂的幼儿,向着孔子圣像诚行礼。

祭孔仪式在《德平之章》的歌咏声中结束,礼成乐肃,送圣,奏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