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知礼立世
为秉承儒家礼仪文化,2009年以来,建水文庙先后推出的“儒家三礼”和重阳节的“敬老礼”等活动,从仪式程序上逐步回归传统,服装、道具等方面均按汉代的历史背景进行配置。以建水文庙为载体的“儒家三礼”(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和敬老礼活动,集“儒”文化与“家文化为一体,是建水“儒学文化”和“居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对文化走进生活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在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0月2日,岁岁重阳之际,一场以“人间百善孝为先,家庭礼仪促和谐”为主题的“敬老礼”在文庙举行目的是增强家庭融洽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敬老礼”仪式分为“重孝道,感亲恩”“尊长辈,事其亲”“虔诚心,感天地”“观孝行,承孝德”“写心愿,送祝福”5个部分。9个“孝亲敬老”家庭的晚辈们通过向长辈行跪拜礼、敬茶、敬献寿桃、重阳糕,给父母长辈捶背、梳头,给爷爷奶奶念信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孝亲敬老规范
现年105岁高龄的章金荣老人来自曲江镇,是现场年龄最大的一位。据其女儿说,他们是一个五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一直以来,母亲心态都很好,身体也挺健康。仪式上,老人喝着儿子、儿媳敬献的菊花茶,吃着重孙敬献的寿糕、寿桃,享受着女儿轻柔地给她梳头、儿子轻轻地给她捶背的幸福,脸上透露出欣慰满足的神情。仪式现场,子女们或“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或“祝父母健康长寿”;孙子、孙女或“感谢爷爷严历无私的爱”或“感谢奶奶给予快乐无忧的童年”,并表示要好好学习,孝敬长辈……整个仪式传递着炽热的亲情与孝爱,让现场的人感动不已。参加活动的后辈儿孙也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自己更加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注重家庭、珍惜亲情。
“敬老礼”传递着孝老爱亲的传统文化精神,“儒家三礼”则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人生之礼。建水文庙以儒家文化为灵魂,以“人文家庭”为素材,在“十一”期间举行“儒家三礼”(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系列活动,旨在弘扬国学文化,让孩子和家长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孩子们学会爱,感受“感恩、快乐、互爱、温暖、和谐”的文化气氛。参加者身着汉服,伴随古乐接受文化洗礼。
开笔礼的寓意在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人”是一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学会写“人”,更要学会做人,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益于人民的人。
成童礼意义在于少年告别童年、感恩立志,知晓父母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启迪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认同并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懂得礼节,学会尊重,明确责任,学会担当。
成人礼,男孩子的叫作“冠礼”,女孩子的叫作“笄礼”,是在提示孩子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通过参加儒家礼仪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知礼上进,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赢得了参礼学生、家长和游客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