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祭孔,四海宾朋聚文庙

开放式祭孔,四海宾朋聚文庙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文庙内外丹桂飘香。9月28日,为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2565周年诞辰,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第十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在建水文庙月台隆重开幕。

文庙月台,菊花开得分外艳丽,丝绸彩带随风飘舞,锣鼓声、过山号声此起彼伏,节日喜庆的氛围更加浓烈,整个建水文庙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开幕式以儒学对世界的影响、建水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主要内容,文艺表演《礼孝文庙》《六艺古风》充满了民族元素和传统元素,表现了儒家文化在建水落地生根后所带来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礼孝文庙》以“一家人的建水”为创作题材,突出了儒学重要核心“礼”的思想;《六艺古风》再现了孔子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髓。而配乐诗朗诵《给孔子的一封信》则在古朴悠扬的乐声中,表演者深情朗诵“尼山苍苍,洙泗汤汤,天生仲尼,人间圣诞。文章大成,情操永芳,大哉孔子,与天地参……”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满怀期冀。配乐朗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以莲花与菊花配搭布景,充分展现孔子思想如一盏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的长空,滇南边陲建水也秉承儒家思想的精髓,保持着崇文重教、淳朴包容、自强奋进的儒雅风范和人文气度,传承着廉洁文化的正能量。

开幕式后,祭孔大典正式开始。

”祭祀总提调恭请孔子“斯文在兹,内外肃静,列位肃立,恭请圣像。圣像,在场所有人员向孔子圣像三鞠躬。起鼓、鸣锣、奏大乐,在歌乐工古朴的祭祀音乐声中,恭请孔子圣像进入文庙先师庙。13个祭祀方队和游客跟随总提调,穿过建水文庙棂星门、杏坛、大成门,到达先师庙,

在“三献礼”仪式中,13个祭祀方队和游客,依序向孔子圣像拜礼并献鲜花,领取“祭孔大典”供品。

与往年不同,2014年的祭孔仪式高度融合了公祭与传统祭祀。本次祭孔大典,可以通过报名的方式进入方队。除建水当地人外,活动接受全国名地、社会各界人士的预约报名。原定人员1500人左右,但由于报名者太多,实际上的方队人数增加至2500多人。除建水当地人、受邀嘉宾和全国喜欢儒学的人士、社会各界人士和游客外,还有来自国外的儒学爱好者参加了今年的祭孔仪式。

亲身参与祭孔仪式,让来宾不仅能充分了解祭孔仪式的规制性与完整性,更能充分感受祭孔过程的庄严与肃穆,使纪念圣贤、传扬文明、弘扬儒家文化、倡导文明礼仪、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每个嘉宾手持鲜花的单独祭拜,也充分体现了对每个祭拜者的尊重。

“因为有700多年的孔子文化,我们建水才会这么发达。”市民赵莲芝说,建水的发展离不开孔子文化的熏陶,她每年都会带着家里的后辈前来祭拜先师。

德国菲利普大学83岁的教授Daiber和妻子Gaier受邀参与开幕式,他们站在方队中分外显眼Daiber对中国儒学文化深有研究,他说:“我们热爱孔子的儒学文化,10年前我们就去过山东曲阜。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来建水,能参与祭孔大典是我们的荣幸。如此隆重的仪式,将会让我们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