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特征
一、整体特征
(一)角色造型
川剧的角色与京剧相同,分生、旦、净、末、丑等,其中以生、旦、丑角戏居多。这些角色过去全由男演员担任,在上世纪初开始出现女演员,发展和丰富了旦角表演艺术。
(二)川剧剧目
川剧的浓郁生活气息,四川人幽默诙谐的民俗,使川剧喜剧剧目非常丰富,这不但使川剧本身非常吸引人,而且还被许多兄弟艺术或兄弟剧种借鉴,如夏梦主演的《抢新郎》、韩非主演的《乔老爷上轿》、张君秋主演的京剧《望江亭》、金采风主演的越剧《碧玉簪》、木偶艺术片《一只鞋》等,都取自川剧优秀传统剧目,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如近年的电视片《傻儿师长》、《傻儿军长》等。
(三)川剧音乐
川剧是一种以音乐、舞蹈、念白作为表现手段,以写意为主,虚实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现了广阔的内容。
同中国其他剧种相比,川剧音乐独具特色。最大特色是它的高腔。其打击乐尤其精彩,川剧锣鼓是各种剧种打击乐中最优秀的,它音响强烈,音色别具一格,节奏明快、富于变换,曲牌会非常复杂,极其丰富,糅合五种声腔,与演员的唱、做、念、打融会贯通。川剧的吹打乐也是川剧中最重要的部分,有许多唢呐曲牌和锣鼓套打。川剧丝竹乐常用胡琴、笛子曲牌演奏,使用上,昆腔用曲笛,胡琴腔用小胡琴,弹戏用盖板,灯戏用“迷胡子”伴奏,音乐风格多样,极富艺术特色。
(四)川剧特技
川剧传统名剧《白蛇传》里,《金山寺》一场,紫金铙钹三变化身,护法韦驮踢开慧眼,风火二神呼风吐火。变脸是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在川剧中有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也是针对技艺而言,那就是“戏不离技,技不离戏”。这也就是说在演川剧时既要充分体现这个技艺性特征,又不是把武功、特技用得越多越好、越难越好,而要结合剧情,否则就成了单纯性的杂技表演,这就违反了“技不离戏”的原则。
(五)川剧说唱
是语言音乐化的一种形式,语言有鲜明的节奏,如《扑灯娥》、《占卜子》灯,用锣鼓伴奏,也有结束句带曲调的,甚至有整场戏均用此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