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手、眼、身、发、步

二、五法——手、眼、身、发、步

综合性的川剧表演程式,对于每位演员的外在形体、动作、身段、造型等技术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手、眼、身、发、步每一项都进行规范化的训练,使川剧舞台上每个角色形象无论是站、坐、行、卧,还是举手投足,均是舞蹈化的优美动作造型。

五法,这里是指手、眼、身、发、步五种技法。

1.手法

川剧演员的双手担负着表演的重要使命。手的姿势与动作必须符合一定的程式规范。优秀的川剧演员总是充分利用手的表演来刻画人物,并使观众从中看到美的形象。川剧演员在表演中的手的姿态,根据行当与角色的不同而不同。不仅手的静态要体现行当和角色的特点,手的多种多样的程式动作也都要做到这一点。手的程式动作很多,常见的就有张手、摊手、摆手、招手、攥拳、指手、颤手等等。如摊手这个动作就经常运用,表示一种无可奈何或据理反问等情态,常常是双手一拍,翻向左右,手心向外,指尖略向下指。

至于对川剧表演中的手势的总的要求,则主要有三点:一是川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双手不可像平时那样随意指点、随意活动,而必须按照规范来动;二是手的动作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为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而做到手无虚指;三是要使手势美观,并能使观众从手势中看到人物的神情。

2.眼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川剧表演中特别重视对眼睛的运用。在实际的舞台实践中,人们也提炼出了运用眼睛来做戏的程式规范,积累了大量的以眼传神的艺术经验。每个优秀的川剧演员无不重视和善于用眼神刻画人物。因而对于观众来说,注意观赏演员表演中眼睛的动作,也成了整个欣赏活动的重点。

用眼神来刻画角色的内心活动,虽然是十分有力的艺术手段,但也不能把眼睛的乱动乱看视为表演生动。眼神的运用要做到目不空发,每个眼神的动作也要力争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简洁有效。

用好眼神的关键在于表演者要有内心体验。用好眼神不仅是一个单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内心体验与运用眼神的技巧密切结合的问题。有的演员眼睛功力很深,一双眼睛闪闪放光,如果他的内心没有深入到戏里去,不知角色正在想什么,那么他的眼睛就会显得空空洞洞,生动不起来。所以要想使眼睛真正能够传神,演员就必须揣摸准确角色的内心世界,并恰当地表现出来。

3.身法

身法是指身段,它涉及范围很广,川剧表演动作中一切形体动作一般来说都可称作身段。身法总的原则就是都要照程式规范来做,而做时又要结合人物形象灵活运用,使动作既有川剧的形式美,又能体现一定的真实感。

4.发功

“发”的含义不只是指甩发而言。“发功”的用力部位主要在颈部和腰部,甩发仅是其中一项。发功作为代表性的名称很恰当,这样使发功的范围也就相应扩大了。

5.步功

主要指川剧舞台表演中人物的步法。走好台步是川剧表演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先看一步走,再听一张口”,可见观众对川剧演员的台步是何等重视了。川剧舞台上的种种台步中,蕴含着真实的生活气息、按节律动作的舞蹈美感和技巧难度,其中心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