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岳春

二、岳春

岳春(1831-1913),字雪吟。原名乐春,字春阳。四川大邑人。青年时由于苦读累试不第,遂放弃仕途,中年从艺,能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与川剧艺人共同努力,把江苏的昆曲移植于川剧之中,并使其地方化。

岳春与萧遐亭、净角罗开堂、鼓师彭华廷等在隆昌双凤驿创立以“能文”、“能经”、“善讽”为教旨的科班三字科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如:丑行的傅三干、林三官、张三官等(得其真传,成为川剧丑角一代宗师);小生行的蔡三品;旦行的王三凤;须生行的李三刚;靠甲生角石三龙等演员。岳春虽工丑角,但门前桃李还有旦行张三喜、净行刘绍堂、“戏圣”康子林等。

岳春擅长表演功夫戏,尤以“矮子功”见长,如《晏婴说楚》、《坠马》、《武大捉奸》等。所创高难度表演技巧流传至今,仍然兴盛不衰。他功底深厚,70岁尚能演《坠马》,80岁犹演《做文章》。川剧丑角表演程式,在岳春之前,技法简单、粗糙。岳春将小丑与小生的程式技法融为一体,经过反复实践,获得成功,川剧界争相仿效,蔚为风气,为今天人们称之为“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同工不同法的川剧丑角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他戏路宽广,袍带、褶子、彩旦样样皆长,如《活捉三郎》中的张文远、《渔父辞剑》中的老渔翁、《赠绨袍》中的须贾、《做文章》中的徐子元、《秋江》中的艄翁、《御河桥》中的宣母等,演来各有特色。后人在他墓前竖立刻有其生前常演剧目画面的“花碑”,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