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耍水袖

三、耍水袖

水袖,即演员服装袖口上缝的一段白绸。耍水袖是演员利用水袖做出丰富的、舞蹈化的动作。古人云,“长袖善舞”,故川剧中水袖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舞蹈、为了表演、为了美化,为的是夸张地表达人物激动、悲愤、痛苦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它时而像团团花絮,时而像行云流水,时而像波浪涟漪;有的形状像车轮,有的形状像托塔;有单摆转盘袖,有正侧重叠转盘袖,有直冲展翅飞卷袖等等。水袖舞蹈身段、动作姿态多达数百种,其基本功有“冲、理、舞、抓、甩、缠、转、分、飞、勾、挑、撑、拨、扬、甩、抱、掸、抖、回、扔平、拖、捧、打、反转、双背、反掌、风摆、抱肩、还胸、双举、整鞋、遮头、抱腮、搭肘”等水袖动作。表演这些动作时用劲的地方各不相同,运用的时候,把它们联系、穿插起来,就可以千变万化,组织成各种不同的舞蹈姿势。如《评雪》、《铁笼山》、《贵妃醉酒》、《打神》、《刁窗》、《杀狗》、《三娘教子》等剧目。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方法:

img11

1.勾:要使水袖叠起来露出手,就要用“勾”。伸出大拇指,对准水袖的折缝往上钩,两三下就把它叠起来了。有许多演员的水袖老是叠不起来,只能让它拖在下面,这样既不好看,而且往往因为手伸不出来而着急,因而影响了表演,这多半是由于他们还没有找到窍门的缘故。

2.冲:两手托住水袖,两臂一先一后往上伸。这个身段多用于表现感情激动的“下场”的时候。如果不用“冲”,就成为无规律的乱耍袖子了。

3.挑:以食指用劲,将水袖向上面扔出去,多用于耍水袖向上飞舞的时候。

4.撑:主要以中指用劲,同时两臂撑出去。如果没有这个“撑”,转身蹲下时,只能很早就要摆好两臂伸出的姿势,这样就显得呆板了,这叫做“有姿无势”,只有姿态,没有动势。要是在蹲下时同时将两臂撑出去,然后再亮相,就是有姿有势,这样身段才显得圆满。

5.抖:即一般常用的“抖袖”,动作比“掸”、“拨”都要小,只用腕子稍动一下就可以了。

6.拨:扬袖后要将水袖放下,还原时“拨”。主要以小指用劲,好像拨东西一样。

7.扬:翻袖,抬臂。多用于“叫头”、“哭头”等时候。

8.掸:扬袖后的还原动作。动作比“拨”要大一些,好似要掸去身上的灰尘一样。

9.甩:先翻袖,后甩出去,这个动作比“掸”又要大一些,多用于生气的时候。

10.打:略同于“甩”,不过更直来直往一些,用劲也更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