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丑行

五、丑行

丑行是扮演川剧中善良而机智幽默的正面角色或卑劣而刁滑的反面角色的行当。丑角表演诙谐幽默,滑稽风趣,是喜剧和讽刺剧中的主要角色,有文丑、武丑和旦丑之分。他们在表演上以正面人物为主,也扮演反面人物。丑行表演源远流长,早在戏曲孕育期,就已出现插科打诨、滑稽调笑的角色。丑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表演上各有特点。随着戏曲的发展,丑行不断丰富、提高,作用更加重要。俗话说,无丑不成戏,就是指它对戏曲艺术的完整性是不可缺少的。丑行表演不重唱而重念白,特别是文丑演员,他们在台上很少用整段的唱腔,主要是靠语言来表演人物的,因此不但要口齿清楚,还要具有相声演员那种语言的功力,全面掌握说、逗、捧等语言技巧。丑行表现的人物很杂,是川剧中的“甘草”人物,男女老少,高低贵贱,正反文武都演,按所演的各种人物的身份地位,可分为蟒袍丑、官衣丑、褶子丑、方巾丑、烟子丑、襟襟丑、老丑、武丑、丑旦。

1.蟒袍丑:文丑中最有地位、最有权势的一类角色,扮演帝王将相之类穿蟒袍挂玉带的有地位的人物。身穿蟒袍,腰围玉带,如《问病逼宫》中的杨广、《反冀州》中的殷纣王,这些人物虽身为权贵,但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已经世俗化,表现了老百姓的审美评价。

2.官衣丑:扮演封建社会中的大小官僚人物。如《春草闯堂》中的胡知府、《赠绨袍》中的须贾等。

3.褶子丑:主要扮演公子王孙、大小衙内、纨绔子弟这种庸俗、浅薄的人物。表演上总是夸张、滑稽、丑态百出,如《做文章》中的徐子元、《西关渡》中的陈彩,为刻画他们的假充斯文,常常借助小生行的表演方法,拿把扇子,时不时用一些假声说一些酸溜溜的韵白。

4.方巾丑: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知识分子,如谋士、师父、书史之类官府附庸、吹牛拍马的家伙。如《群英会》中的蒋干、《凤仪亭》中的李儒,这些人虽是知识阶层,却是势利小人,让小丑来演,说明这样的人物在性格方面有一定的缺陷,表演中常常刻画他们的迂阔酸腐的气息。

5.烟子丑:扮演热情、诙谐、风趣的劳动人民。如《林要犯夜》中的林丁、《天花楼》中的万安等。

6.襟襟丑:扮演叫花子一类人物,如《花子骂相》中的孙家二、《邱旺告贫》中的邱旺等。

7.老丑:扮演性格善良、诙谐风趣、助人为乐的老年人。如《秋江》中的艄翁、《船舟借伞》中的王伯伯等。

8.武丑:简而言之,就是扮演有武艺的丑角。性格机警,语言幽默,善于翻打扑跳,又口齿伶俐。如《扈家庄》中的王英、《盗银壶》中的邱小乙等。

9.丑旦:扮演中年以上的特殊妇女。一般由文丑演员来扮演,表演都很夸张,如《迎贤店》中的店婆、《请长年》中的冲大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