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编移植剧目
一、改编移植剧目
1.《望江亭》
剧作家王雁根据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中秋切绘旦》和川剧《谭记儿》改编的《望江亭》一剧,经京剧名家张君秋公演后很快风靡全国。
剧情内容:才貌双全的新寡谭记儿居于清安观中,观主侄儿白士中新近失偶,到潭州上任途中去观中探访姑母,于是观主从中撮合,使得白与谭喜结良缘。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暗奏圣上请得利剑金牌,到潭州取白士中首级。中秋那天,谭记儿装扮成渔妇,杨衙内被灌醉在望江亭上,谭记儿窃走利剑金牌……此事被湖南都御史李秉忠访得,奏于朝廷,杨衙内得到惩办。
2.《孔雀胆》
《孔雀胆》是郭沫若根据发生在通济桥上的一段史实编写的。近半个世纪以来,此故事被许多剧种数次搬上舞台。其中席明真移植的川剧本很是轰动。原四川省川剧院一团在1955年首演时,名角荟萃,连演二百余场。郭沫若于1960年春节,看完戏后赋七律记其盛:“一夕氍毹人满座,全场巾帼泪盈腮。”当时的演员阵容是:吴晓雷饰梁王,袁玉昆饰段功,阳友鹤饰王妃,周裕祥饰丞相,许倩云、陈书舫分饰阿盖公主。
剧情内容:元朝末年,梁王在红巾起义军攻入昆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逃至楚雄,向大理总管段功求援。段功助其击退义军。梁王为了报恩,奏封段功为云南平章政事,并将20岁的公主阿盖许给40岁的段功为妻。由于段氏政权和梁王早就想互相“吃掉”对方,所以段功左右都力劝段功不要到昆明。但段功不听,再到梁王府。梁王密召阿盖,命她用孔雀胆毒杀段功。阿盖将实情告知段功,表示愿与他西归大理,但段功自恃功高德厚,没有相信。于是梁王另设圈套,邀段功到长乐寺做佛事,路过通济桥(坐落于盘龙江支流水河上),趁马惊时将其杀害,不久阿盖也香销玉殒。
后来有说阿盖被父亲严加看管,忧愤而终,也有传说她是在通济上桥跳水自尽的,郭沫若剧中的“安排”是让她吞下孔雀胆。
3.《三瓶醋》
川剧《三瓶醋》是一折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轻喜剧,源自传统戏《桃花山》。
剧情内容:青年书生秦仲于大比之年,告别妻子朱秀英,赶赴京城参加科考,金榜题名,入赘豪门,再娶吴幼娘为妻。桃花山绿林豪杰绑架了赴任途中的秦仲,又得到寨主千金周丽娘垂青,再交桃花运。随后,三个妻子碰在一起,丑态百出。
此剧以小生为主,兼有三旦文武。戏中噱趣连环,令人捧腹,恣意嘲讽腐朽没落的封建婚姻制度。
4.《萧方杀船》
《萧方杀船》是剧种中最精彩的段落。萧方是典型的四川浑水袍哥恶棍形象,传统川剧有两种演出形式:曹俊臣不重舞刀弄棒,在风流儒雅中表现其“地滚龙”的形象;彭海青善于刻画人物,以藏刀技巧表现角色的阴险狠毒。
5.《彩楼记》
《彩楼记》是许多剧种都有的剧目,它出自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杂剧及明王凌《彩楼记》传奇。讲述的是宋朝宰相吕蒙正未得道时的故事。其中的一折《评雪辨踪》为各版本之重点场次。
剧情内容:告老还乡的宰相刘懋之女翠萍在彩楼抛球选婿,择吕蒙正而投之。刘父因其居寒窑、食周济而不答应,翠萍随蒙正回窑度日。一日,吕蒙正赶斋落空,怏怏回窑,发现雪地上有男子足迹(翠萍母遣仆送柴米时所留),怀疑妻有不贞,与妻子争吵起来。翠萍得知其意后,反而故意戏弄之。最后两人重归于好。
6.《评雪辨踪》
在众多版本中川剧《评雪辨踪》尤其知名。吕蒙正满腹文才,但却迂腐执傲、酸气十足,又饥肠辘辘,是典型的川剧文生形象。大家闺秀的刘翠萍贤淑聪明,先觉委屈而后逗趣,表演抑扬有致。该剧为讲口戏,语言通俗风趣,文采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