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的方法

二、“变脸”的方法

变脸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面具变脸”和“运气变脸”。

1.抹脸:是演员将化妆油彩预先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在脸上一抹,便可以使脸成为另一种颜色。以《东窗修本》为例,当奸相秦桧害死抗金英雄岳飞后,做贼心虚,疑神疑鬼,精神恍惚。修本时,他好像看见岳飞前来索命,幻觉中被岳飞以锤击中,跌倒在地,随后演员乘势把脸一抹,使预先藏入的黑墨揉成灰黑脸色,表现出秦桧丧魂失魄的心理状态。另外还有《放裴》中的裴禹、《白蛇传》中的许仙、《闹齐廷》中的公子昭等人物的变脸也是用的此种方法。拭豹眼是将黑烟子在双眉间一抹而成。如《问病逼宫》中的杨广拭豹眼,用以表示其凶残狠毒。

2.吹脸:此种方法是演员将粉末状的化妆品(金粉、墨粉、银粉)放到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类器皿中或舞台特定位置上的容器里,表演时闭眼、闭气,用口一吹,脸色即变。也有些演员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把粉末装在里面,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随即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马上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如《活捉石怀玉》中的石怀玉,在战场上害死了主帅颍考叔后,庆功宴上,神色惊恐慌乱,脸色突然变黑。《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亦是使用这种方法变脸的。

3.扯脸:方法是演员把画在绸子上的多张脸谱叠在一起蒙在脸上,每一张脸谱有一根特定的丝线固定在特定位置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随着表演的需要,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转眼间就变出蓝、黑、红、绿等七八张各种色彩的脸谱,以表现出人物喜怒哀乐的各种神情。此法贵在巧妙、干净、利落。要注意的是:一是粘脸谱的时候黏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是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归正楼》中的贼,《望娘滩》中的聂龙等也使用此种技法。

4.面具变脸:是演员根据实际需要,事先把不同的脸谱绘制在以布、绸、木、纸、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即脸壳来加以变幻。如川剧《活捉三郎》中的阎惜姣、《变脸》中的水上漂等人物的变脸就采用面具变脸。

5.运气变脸:是演员借助气功的作用使剧中人物变脸。据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空城计》中扮演诸葛亮时,有一段戏: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的脸在气功的运用下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旨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心有余悸和后怕的心情。《杀狗》、《借赵云》、《青梅赠钗》等剧目也用此技法。